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如何自创中国品牌(Brand China)

时间:2010/11/10来源:作者:

  中国品牌研究院2010年1月10日公布 中国商标价值排名(注:单位人民币计价):"中国工商银行"以790.26亿元的商标价值蝉联榜首。其他排在前10位的商标是中国银行(560.77亿元)、联想(410.66亿元)、华为(399.27亿元)、中兴(270.19亿元)、平安(210.29亿元)、一汽(183.46亿元)、中信(180.71亿元)、宝钢(165.47亿元)、贵州茅台(154.33亿元)。

  而据Millward Brown年度BrandZ全球品牌报告,2009全球最具价值的商标前十名分别是:Google(谷歌),Microsoft(微软),Coca-Cola (可口可乐),IBM, McDonald‘s(麦当劳),Apple(苹果),中国移动(ChinaMobile),通用电气(GE),沃达丰(vodafone),Marboro(万宝路)。据该报告透露,统计出来前一百名的商标品牌价值总额维持在两万亿美元水平。

  品牌靠传播,价值要实力。商标的价值体现永远是随时综合国力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危机的到来打乱了很多国际品牌的市场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中国市场的扩张起到了缓冲作用。作为中国的自主品牌,此时我们理应振作,洋品牌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一定会得到自身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们企业都在发展壮大中走进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拼市场份额,做市场销量,国内的市场太大了,大家都在努力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能够有利润,有销量活下来就是胜利。在市场的竞争中,很多企业都认为,坚持,就是胜利。——只想着活,可是却没有多想活下来是为了什么?

  误区二: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手段与合资者和合作者合作,希望借此能提升自已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空间,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但是,这也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策略,不能是公司的发展globrand.com战略和长期目标,长此以往,也会使企业深陷其中,不能调头。

  误区三:商标不只是一个名字,一种符号,自主品牌不是随便起个名字,是一定要有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的,与消费者的消费情感或是与市场的发展前景或是与国家民族的精神象征或是与历史文化的归属感相同。没有积累和底蕴,商标再多也没有意义。

  误区四:抢注商标就不对。其实创意注册商标,是值得提倡的,抢注是市场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市场行为,是消费者和企业对商标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这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和关注的市场行为,在国外,很多企业注册了在不同的国家注册了大量的商标,并且自主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远远高于我们。

  为此,我们国内企业必必须要保持清醒。首先,企业要建立商标战略。商标战略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驰名商标是企业的现实生产力、综合竞争力和前瞻-全球品牌网-发展力,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重要的无形的资产和宝贵的财富。此外,自主商标一定要突出本民族的文化和特点。“好的品牌定位是品牌成功的一半”。品牌定位是为了让消费者清晰地识别记住品牌的特征及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都要围绕品牌定位去做。如舒肤佳的品牌定位就是“除菌”,多年来舒肤佳广告始终是“除菌”,通过一次次加深消费者的记忆,最终达到想“除菌”就选舒肤佳的目的。

  此外,突出产品性价比,提升品牌形象,对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宣传,在短时间内让消费者认同其品牌很重要,在宣传过程中要突出品牌的定位和核心价值,找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汇点,把企业精神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让消费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该产品产生认知感,对企业产生忠实感。对使用本产品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优越感。

  重要的是,好商标一定要与时俱进,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普遍认同,以中国汉字为载体的民族商标必然会越来越多,从中国汉字文化挖掘其精髓,符合现代时代的价值需求为表现形式的商标必然是未来中国商标的发展趋势。实施商标战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覆盖的系统工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实施战略过程当中,增强自主创新,争创驰名商标品牌,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应该做的工作。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