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服企转型持续阵痛

时间:2011/10/28来源:中国女装网作者:

      在宁波,当许多“出口转内销”的中小服装企业还在为如何创品牌头疼的时候,像雅戈尔、太平鸟、雷蒙等奠定了品牌基础的的大企业却已经在把服装消费上升成为文化消费。

    10月19~23日,宁波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服装节,雅戈尔等众多本土服装品牌悉数参展,再次亮出了“宁波装”的名片。记者在服装节现场看到,作为宁波的服装业大佬,雅戈尔的展台占据了1号馆的半壁江山,旗下的六个品牌也各自亮相。与此同时,今年的服装节还吸引了不少“出口转内销”的中小服装企业,其中不少企业也是首次参加这样的服装展,希望能借此机会为打开内销渠道寻找商机。

    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汇率变动等市场“倒逼”下,宁波服装企业纷纷走向了“出口转内销”的道路。不过,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对许多宁波中小服装企业而言,虽然制造生产环节不成问题,但如何打响品牌、解决终端零售问题等无疑是当前转型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事情。相比之下,许多大型服装企业由于先行走上了自主品牌道路,在打开内销市场上则显得更为从容。

    中小服装企业转型路艰借道电商拓展渠道

    宁波海曙戈美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做了多年外贸加工的小型服装企业,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这家企业现在不得不转而投向国内市场。

    “以前做贴牌加工,我们的利润大概能有15%左右,但是现在原材料成本在增加,用工成本也在增加,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国外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已经很难再做下去了。”海曙戈美的采购经理许小姐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的采访时说,相比之下,国内市场需求大,利润空间也更为可观。

    为了逐步开拓内销市场,这家公司参加了刚刚举办的宁波第十五届国际服装节,这也是这家公司首次参加国内的服装节。不过,参展效果似乎并不十分理想。

    “来展位上的大多是市民,也有很多寻找代工企业的,采购商并不多。”许小姐说,公司现在也在积极地跟一些贸易公司进行接触,希望能尽快地拓展内销渠道。与海曙戈美公司一样,奉化的帆盛嘉业服饰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准备逐步转向内销的外贸加工企业。这家有着22年历史的针织企业,年产量能达到500万件。

    “现在做外贸,利润能达到5%就不错了。成本不断在涨,但是国外采购商给的价钱非但不涨,还一直想要压低价格。”帆盛嘉业的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在当前的贸易环境下,继续做外贸举步维艰,公司只能试着开始做内销,目前已经在网上开了店铺。

    在外贸环境的恶化和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多重因素作用下,越来越多类似海曙戈美和繁盛嘉业这样的中小服装企业被迫从外贸转向内销。对这些企业而言,如何培育自己的品牌,在设计、终端销售等环节上迅速弥补不足,已经成为了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虽然当前很多企业都开始组建了自己的设计队伍,但是相对而言,销售渠道的建设成本则更为巨大。为了避免前期的投资失败,很多企业开始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开起了网上店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服装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获取利润的“天然优势”。随着服装企业加速了电子商务的步伐,目前仅淘宝上就有超过5000家服装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开展网上直销。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