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数企业华交会打酱油:外贸家纺遇冷

时间:2013年03月11日来源:作者:

渠道建设不畅,产品不对路,商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是许多中小家纺和服装企业的通病。“人口红利”渐行渐远,廉价劳动力加贴牌订单,已经难以支撑企业获得生存。

  在近日结束的上海华交会上,烟台组团12家烟台家纺和服装企业,携带超过1000种展品,一共累计意向成交873万美元。

  此次参展的烟台组团中,民营企业占一半,而品牌企业有3家,还有3家企业属于首次参展。部分参展商反映,在会见的境外客商中,有60%为亚洲面孔,其中,日本客商最多,来自欧美的客商占比并不大。“现在看初步达成30万美元的意向采购计划,目前在手订单已排至下半年。”参展的烟台三好家纺公司,为了适应日本、欧美等客户的需求,从机织、手绣、勾织到棉、麻、涤各种工艺、各种面料一应俱全,图案新颖,创意十足,增加了时尚和抽象相结合的样品,以其清新雅致的设计为卖点。对于参展效果,总经理黄少华透露,此次赴沪外贸家纺“打擂”,企业的杀手锏是质量和创意。展期里,他们与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都有接洽……

  然而,也有部分企业不是靠产品特色吸引客户,而是以老产品示人,低价竞争。在本届华交会上,导致门前冷落,收效甚微。市商务部门观察人士称,面对危机,一些企业表现严重不适,尤其体现在“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上,仍以老腔老调做传统出口。

  相比之下,一些成交效果斐然的参展企业,其做法耐人寻味。“我们正打算通过电子商务渠道窗口,开拓国内市场。”烟台宝昌服饰公司负责人说。今年他们展出的100%纯棉童装品牌系列产品,12针嵌花、手绣加手钩、贴布绣等服装,花色品种繁多,深受外商青睐,签订在手订单现已超过700万美元,年底预计超过1000万美元……对此,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解释说:“企业不能想着薄利多销坐享其成,而要在做大时进行转型。”

  市商务部门表示,渠道建设不畅,产品不对路,商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是许多中小家纺和服装企业的通病。而眼下工厂缺工,也让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人口红利”渐行渐远,廉价劳动力加贴牌订单,已经难以支撑企业获得生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日子过得好或者不好的企业,对今年前6个月的贸易大环境都有担忧。”调研显示,烟台七成企业认为,“出口额看似同比有一定涨幅,但这是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拉动,企业利润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企业生存发展压力会更大”。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