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尚存风险
在泉州,一些中小鞋服企业家向笔者表示,目前服装企业销库存已经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一家专业从事回收库存服装的企业负责人对笔者表示,该企业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泉州市各大鞋服企业的库存情况并大量回收,然后将服装进行分类,分别通过实体尾货市场或者电商进行销售。但其也对笔者表示,目前库存服装基本都是打包进行销售,质量把控很难得到解决。
而进入尾货市场的电商网站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虽然已有唯品会这个优质案例摆在眼前,但以聚划算为代表的团购站则被消费者扣上了价低质低的帽子。
很多中小鞋服企业电商负责人都曾表示,现在的聚划算基本上已经成为企业清库存的工具,但随着聚划算收费越来越高,很多商家为了保持利润,销售一些问题产品。
兴冲冲进入尾货行业的电商企业是否也要面临此类问题,不得而知。
更何况在这个行业中,已经有了一个巨头生存多年,这就是实体尾货市场。
去年年底,全国最大的尾货市场在北京夏家胡同开业,其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商业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设置摊位2500余个。笔者利用周末走访了北京多家尾货市场,据了解来尾货市场购物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属于经济型消费,购物是为了满足穿着需要,并不在意商场环境,以及销售服务等,只要衣服款式喜欢,质量有保证,尤其是价格实惠,他们就会购买。而且,在建立对尾货和品牌的信任后,会经常光顾。目前北京尾货市场已达20多家,据估计,万柳旗舰店年销售额将达到30亿元。
近年来,很多大的商户自发组织了一个叫做“尾货联盟”的组织,和广州、福建、上海等厂家进行互动,通过厂家的尾货货源,尾货市场得到尾货资源和商户辐射周边一些地区的尾货货源,运用三连动的方式,就把很多尾货资源集中起来,足以支撑大体量的尾货市场。同时,市场定位也不仅仅限制于服装和鞋帽,而把家纺、小商品、文化用品、小五金等这些不受保质期限制的商品集中起来。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候,很多经销商为了平衡线下渠道利益,往往将过季和滞销商品放到线上进行销售。但2012年爆发的库存压力让一些没有上市多久的新品很快出现在线上,而且因为电商的要求,有了比线下更低的定价,渠道之间的冲突正在逐渐蔓延。
而且厂家的大量存货一定会因为行业不断提升的管理水平而日渐回落,在现在这批相对质量较高的库存清理完毕之后,尾货市场的未来并不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