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经营10年的无锡大洋百货悄然退场。本月之内,沈阳伊势丹、石家庄大洋百货也将撤场关店。业内人士透露,沈阳伊势丹自开业以来,平均每年亏损2000万~3000万元。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81家中大型百货2012年销售总额为2282.7亿元,同比增长8.92%,利润同比下降6.14%。”这条发布于近期的消息俨然给“热锅”上的国内百货店当头一棒,也让新一年国内百货业的发展蒙上阴影。
而阴影不仅出现在百货业,进入2013年,国内零售行业频频爆出销售利润增速持续下降,关店、撤出资本的消息更是接二连三,更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内零售行业今年将在‘寒冬’中度过。”
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李生表示,“真正感悟到现在国内的零售业发展慢下来了,毛利率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强,商圈越来越重叠,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而商家负担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零售行业已进入微增长时期。”
国内零售行业持续疲软
近期关于运动品牌在国内发展岌岌可危的报道接连不断,就连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耐克亚洲最大旗舰店也将不再续约,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快时尚品牌H&M,李生指出:“2012年服饰和运动行业,包括大家最熟悉的李宁、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品牌体系创了近10年销售增幅最低,同比增长只有2%,据统计361°、安踏、布森、森马服饰2012年的销售均出现大幅下滑,森马、美特斯·邦威净利润出现了38.24%和23.99%的大幅下滑。”
同时,2012年百货超市专业店三大业态销售均有下滑,据商务部数据显示,重点零售企业百货业态的销售同比增长较上年降低了10%,而超市业态同比降低了6.2%,专业店业态同比下降了5.6%。
2012年国际一线品牌大幅减缓在华开店,受困于客流量和利润下降,GUCCI原本打算每年在中国建立10家~15家门店现已缩减为3家~4家,并且以改造、翻新现有门店为主;LV称将来不会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继续开店,Burberry放缓在中国扩张,2013年新开门店数量大大减少,转而注重单个门店的内增式成长。在北京最明显的表现不仅来自于品牌消费品的变化,还来自于快速消费品,例如餐饮在2012年发生急剧的下滑。“以一个上市公司的餐饮企业举例,去年年底的销售额平均往年下滑了45%,日益增加的境外旅游以及境外购物降低了中国奢侈品销售的比例,而同时中国经济放缓的环境也对中国消费品,尤其奢侈品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去年年底新政府出台的限制令也对奢侈品或者高端消费、高档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今天非常强的局面。”李生说道。
再回到国内百货业,去年,全国城市商业信息网络对全国主要城市销售排名前100家百货店的监测显示,累计销售额1069.5亿元,同比增长只有3%,百盛百货日前发布的2012年业绩报告显示,2012年销售额达到172.11亿元,同比增长4.8%,同店增长只有0.4%,净利下降24.2%,由2011年的11.23亿元跌至8.5亿元,百盛集团遭遇了上市8年来首度净利润下降。
李生指出:“今天国内的百货业都以扣点联营的模式为主,虽然在个别品类上也存在着买断专营的模式,但大多数百货还是以90%以上的联营经营,除了部分一线化妆品、黄金珠宝、烟酒食品、家电类产品自营除外,其余的商品基本都采取的是联营模式,成为了如今百货业的主导方向。中国百货业的同质化、价格战和品牌差异化不够突出是行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千店一面主要体现在女装、化妆品、女鞋等几个品类上,而这几个品类恰巧是占百货销售中比重最大的商品,应该说百货业从曾经的辉煌逐渐走向毛利率迅速下滑的局面。”他强调 ,如何由传统的百货走向现代百货,如何从过去的连锁走向未来的连锁,这是应该考虑的,也就是说从经营模式上真正转变才是未来10年零售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而在整体环境下,未来的零售行业日益竞争激烈,局部市场饱和。从地域上来看,一二线城市现有的业态已经趋于饱和或已经饱和;从流通方式来看,厂家自建渠道、电子商务等都会对现有的流通渠道产生分流影响,连锁企业中单店亏损比例在增加,有的企业还出现了区域性的亏损。
- 中国复合材料创新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 点燃中国复材企业发展引擎2025.06.06
- 这个双11,乘上抖音的风2024.11.04
- 时尚饰界,云选未来!钻汇云选品中心璀璨登场2024.10.30
- 从中国黄河之滨到世界时尚之都:鄂尔多斯市羊绒在巴黎和米兰大放异彩2024.10.14
- 跨越速运聚智聚力打通中国制造“企业强人”之路2024.10.08
- 传承与变革的交响 ZIFEI WANG·王紫菲以“无尽的河流”登陆伦敦时装周2024.09.23
- 科技重塑鞋履未来:Volumental副总裁从工程师到行业专家的转型之旅见证鞋履零售解决方案变革2024.08.07
- 科技赋能服装行业 店+AI订货入选《中国服装数字化转型供应商选型目录》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