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当地人士认为,晋江市上市公司虽已有40多家,但真正有实力的不到20家。一些小公司虽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上市,但公司实力并没得到加强。2011年初,鸿星尔克因为财务问题被新加坡联交所停牌,成为了晋江鞋企资本运作下的第一个失败案例。
据一位当地工厂主介绍,“现在很多上市鞋企资金链存在问题,有些做OEM(代工)的根本不愿意和他们合作,包括原料供应商,都要求他们必须付现钱,只有少数几家资金运作是良性的。”
“上市?那是以后考虑的事情,现在我只想把企业做好,能够控制好库存比例,在目前还有竞争优势时,跟同行拉开距离。”一位年产值过亿元的晋江市运动鞋业老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就算目前有资金,首先考虑的也是买块地皮,盖办公楼厂房,踏实做实业。
探索发展新机
主流企业看好童装谋转型
在主品牌的发展陷入泥潭时,童装似乎成为了晋江系运动品牌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我们的童装店已经开了1600家,预计年内达到2000家。”谈到这个话题,361°品牌管理中心副总监赵峰的语气透露出掩饰不住的自信。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童装销售规模已经接近6亿元。
谈到今年在产品和渠道方面的布局和调整时,赵峰告诉记者,在渠道上,今年361°的一个重点是推出零售终端概念店——集合店。所谓集合店,是将目前361°旗下的所有品牌都集合在一店当中,其面积将达800平方米左右,以店中店的形式出现,包括其运动、童装及“尚”品牌,在产品布局上将以童装作为主打。至于布店计划,赵峰表示,目前还在筹划中,布店的区域较倾向于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较发达的省份城市。此外,今年361°将进一步加大专业跑步鞋和运动鞋的研发。“从趋势上看,整个产业的核心将向着更为专业的领域发展。”赵峰说。
而作为晋江系运动品牌“一哥”的安踏则不仅仅在童装上打主意。据安踏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安踏门店主要以优化提升单店的使用效率为主。安踏此前有不少门店的空间比较大,利用率不高,未来童装或以店中店的形式整合进入原来的门店中。在渠道管理上,今年安踏将进一步提升零售终端快速反应能力,将当季上市的新款首批数量减少,根据市场销售反馈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新款的供应量。该负责人认为,这将对库存实现有效的管理。而在产品方面,该负责人表示,安踏仍将坚持大众运动属性为主,但会进一步融入运动科技,如水路两栖鞋等,增加产品的专业性。同时安踏还会增加户外运动方面以及搏击类相对小众等专业化的产品。
关键之道体育资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庆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晋江系这几家主要的运动品牌近期发布的一季度业绩和四季度订货会情况在预料之中。他说,业内普遍认为内地运动品牌从2012年开始的3年调整期,目前才刚进入第二年,有的品牌在去年已经释放了比较多的利空,而有的企业则在时间上有所推迟。在他看来,特步和安踏爆发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近期特步因为关闭广州研发中心引起的众议纷纷,事情本身并非突发性的,早在1年前特步就已经有此计划,但事情发生的时间节点刚好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