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
创业企业头上“三座大山”:人工、融资、税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广东长期赖以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遭到重创,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综合财政部广东专员办、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的调查报告,南都记者连日走访部分创业型中小微企业,调查发现,珠三角地区正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融资难且融资贵、税费负担过重等多方面的困难。
“民工荒”致创业企业开工不足
以东莞为例。东莞现有登记在册的各类企业总数逾30万家,数量居广东第3,全国第6。其中,超过80%都是处于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中型以上企业不足20%,资产总额超过4亿元的大型工业企业仅有80多家。
各项生产成本上升中,人力成本的上升首当其冲。2011年以来,“民工荒”逐渐取代了“民工潮”,成为春节后东莞企业招工时最头疼的问题。以作为东莞经济5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为例,去年很多企业出现停产或半停产现象。由于用工短期和订单减少,近2/3的企业产量同比明显下降。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统计显示,去年全省纺织服装企业平均开工率仅在75%左右,有近两成的企业开工率不足50%。
与“民工荒”同时出现的还有“涨工资”。调查发现,尽管东莞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但去年东莞市面上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都在2000元,这还不包括企业必须提供的免费食堂和宿舍,及按规定必须缴纳的“五险一金”。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广州、东莞等地的制衣厂招聘熟练车衣工,开出的月收入,少则6000-7000元,多达上万元。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统计显示,过去3年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年平均涨幅在20%左右,而加工出口低端产品的中小企业平均利润空间已降至仅3%左右。
融资难仍是中小企业“老大难”
调查发现,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政策,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放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大为提高,但面对庞大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融资服务覆盖的群体仍非常局限,融资难仍然是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据佛山市南海区一家从事电池生产的企业介绍,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该企业计划融资1700万元进行生产线的改造,而过去一直合作关系良好的银行表示,只能提供800万元的贷款,由于没有其他融资渠道,企业只得放缓技术升级的步伐。
创业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远超大中型企业,甚至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东莞世界鞋业总部基地是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试点龙头项目。这里的中小企业表示,银行给企业发放贷款的年利率最高已经达到20%,是法定基准利率的3倍多,而大部分制鞋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6%。由于资金成本过高,超过4成的鞋企去年今年放弃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