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奢侈品去Logo化 不只是为了中国

时间:2013年06月27日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

在2013年的整场LV品牌秀中,都没有看到这两个经典的字母,尽管还不知道LV此举会对其将来的品牌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但有一件事情是明了的:这家奢侈品巨头将会越来越淡化其商标的影响。

  去Logo化与中国有关?

  大量的分析文章认为,奢侈品品牌的去Logo化与中国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不无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奢侈品消费国之一。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严重依靠中国消费者。然而2013年,奢侈品消费六年来首次在中国出现大幅度下滑,在此之前,奢侈品在中国每年都呈双位数的增长。

  传统的观点中,图案鲜明的Logo更能够吸引中国这些新兴市场的目光,但自中国官方推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政策,这种策略不再行得通了。据《纽约时报》报道,节俭运动后,奢侈品销售商宣称自己在中国的销售额下降了20%-30%。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如从前,领导层的更迭有一些后遗症,比如送礼。”LVMH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表示。“昔日礼盒包装的LV包已经不再受官员们的欢迎。”《纽约时报》的报道也说。

  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的热爱其实并未完全褪去,Logo对于部分消费者仍然十分重要。来自贝恩研究机构的“世界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仍然将注意力放在品牌的显著Logo上。北京和上海55%的消费报告者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他们将会购买更多有显著logo的奢侈品”。类似的调查结果在胡润的报告中也有出现。

  而对奢侈品品牌来说,中国另一批更有辨识力的消费者更具诱惑。他们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奢侈品消费者,他们的眼光更加挑剔,已经从以前对Logo的热爱,转移到品牌低调、独特性和高品质性上。

  LV所属的LVMH集团越来越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消费习惯联系在一起。各大奢侈品牌的急速扩张之下,即便是在中国,消费者也开始对奢侈品Logo“审美疲劳”了,这种疲劳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之前的日本和欧美,是各大品牌始料不及的。

  “如今在中国,奢侈品消费已经从"被人知晓"时代转变为"低调展示"阶段。”贝恩集团的一位调查员Bruno Lannes表示。

  Gucci已经尝到无logo的甜头,最新的财报显示,Gucci的皮具类别得益于新产品的推出,无logo皮具销售出现双位数的增长。

  伯纳德·阿诺特当然意识到了这一危机。此前,网络流传一张范冰冰的宣传照,图中范冰冰在一张咖啡桌前,桌上摆着LV路易威登的无Logo手袋Alma系列,业界普遍认为此照片是LV为中国特别推出的无Logo产品广告,不过LV官方随后辟谣,称范冰冰的宣传照非LV官方广告。

  审美疲劳非中国独有

  对Logo审美疲劳并非中国独有,这种现象也曾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出现过。上世纪90年代,LV的交织字母标志曾经在美国和欧洲的城市大受欢迎,但这种热情也逐渐淡下来,转而选择那些标志不明显的,或者以签名设计处理的品牌,比如香奈儿的格菱纹系列。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