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国际品牌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
作为整合国际资源的重要一步,中国企业从未停止过向国际化品牌进军的步伐。而中国消费市场一直以来对洋品牌的热情,也不断刺激着本土品牌在寻求同国际品牌的合作上前仆后继。
从拿下国际品牌在中国区的代理权到直接进行品牌并购,从买断品牌使用权到合资共营,中国品牌一直都在探索着中外互利的最佳临界点。
虽然中国本土品牌近年来也呈现出爆发式的成长,但究竟什么原因让他们依旧对国际品牌热情不减?
海外寻“洋”
“一开始,我们也试图通过商标注册来进军户外休闲男装领域,但注册商标的时间周期太长,而且我们想到的很多品牌名跟已有商标出现重复。”耶莉娅总裁袁文和就企业在今年年初拿下法国户外品牌喜玛尔图在中国的永久使用权一事告诉记者,这也是耶莉娅决定寻找洋品牌的原因所在。
而希望借力洋品牌实现产品延伸的并非只有耶莉娅一家,思创服饰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同美国衬衫品牌箭牌的合作。
“思创是一家合资企业,我们的股份构成包括中国出资方鲁泰的60%,欧美等其他外资的30%。鲁泰筹建思创的初衷也是为了向终端产品转型。毕竟,当时鲁泰虽然是全球高端衬衫最大的OEM供货商之一,但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90%以上的衬衫加工是为了出口。”北京思创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克亮说道。
带着对全新涉足领域的憧憬,本土品牌开启了对国际品牌的并购合作之路。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以洋品牌作为进军新领域的“旗帜”,就有多位企业家直言不避讳地向记者表示,其中确有对国内市场消费倾向的考虑。
“其实,不仅是中国市场,整个东亚市场都有这种消费情结。你去日韩市场看看,卖得好的也是欧美的品牌。”奇能服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奇伟向记者坦言,公司当初决定拿下意大利品牌“沙驰”的授权,组建品牌“沙驰国际男装”,也是基于这方面的商业考量。
但最终促成中外联姻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外品牌在运营管理和品牌运作方面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
袁文和告诉记者,耶莉娅能达成跟喜玛尔图之间的合作,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双方经营理念的契合。“喜玛尔图在1904年就已向市场推出产品,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耶莉娅也想做这样的百年企业。从喜玛尔图身上学习如何做百年企业,如何维护百年品牌,才是真正吸引我们的。”
韩克亮也坦言,在同“箭牌”合作之后,公司确实共享了其母公司PVH集团从产品设计、终端营销及品牌运作的许多资源,这对思创服饰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但洋品牌到底给了本土品牌怎样的启示录?
- 知名女性内衣品牌速塑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市场地位声明2025.08.07
- 中国复合材料创新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 点燃中国复材企业发展引擎2025.06.06
- 这个双11,乘上抖音的风2024.11.04
- 时尚饰界,云选未来!钻汇云选品中心璀璨登场2024.10.30
- 从中国黄河之滨到世界时尚之都:鄂尔多斯市羊绒在巴黎和米兰大放异彩2024.10.14
- 跨越速运聚智聚力打通中国制造“企业强人”之路2024.10.08
- 传承与变革的交响 ZIFEI WANG·王紫菲以“无尽的河流”登陆伦敦时装周2024.09.23
- 科技重塑鞋履未来:Volumental副总裁从工程师到行业专家的转型之旅见证鞋履零售解决方案变革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