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国内女装品牌的前世:八卦岭模式》中,我提出国内女装在3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地域为分类的品牌集群,其中深圳女装无疑最具代表性,它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八卦岭模式”。所谓“八卦岭模式”是以一个核心、两大特点、三大步骤组成的,一个核心是指以买手制为核心进行组货,两大特点是以外包制为特点的生产加工、以渠道拓展为特点的品牌运营。三大步骤,第一步是买手组货,第二步是包装策划,第三步是招商加盟。
可以说,国内女装品牌在抄袭、模仿、学习中花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方成就今日之业绩,这其中,“八卦岭模式”的运用居功至伟。
但今天,市场局势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电商步步紧逼之下,百货商场已经低下高傲的头颅,有消息传出,许多购物中心已经采取免租的方式吸引ZARA、优衣库等品牌巨头进驻,从中可以看出,实体百货的江河日下之势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免租这样的利好,虽然将国内品牌排除在外,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又有多少品牌还敢贸然开店呢?
电商势不可挡,实体难有作为,而这就构成了女装品牌今生的围城困局。
女装品牌的危机
我们知道,“八卦岭模式”之所以风行一时,服装界自觉地将之奉为圭臬,这与国内的消费市场、商业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内女装大大小小的品牌犹如过江之鲫,竞争之惨烈、变化之快速、环境之严酷逼着品牌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时就要横下一条心、杀出一条路,且只能向前,不能退缩,而“八卦岭模式”恰恰就具有这样的优点:以拓展市场为开路先锋,货品及管理为掩护,硬生生地在国内市场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深圳女装品牌的营销总监和拓展总监无疑是其中最为佼佼者,在国内百货商场体系之中,深圳总监们,所到之处,攻城略地,无有不克,但凡有些顽固堡垒,也是通过种种手段加以瓦解,因此,这些具有商场资源的总监们在业界无不声名远播、万人敬仰。
但现在的情形已经改变,商场日趋颓势,显然已无城可攻,而这么多年的在实体渠道的品牌运作的经验在遭遇电商之时,才蓦然发现,英雄已无用武之地!在以“八卦岭模式”在实体渠道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其实,品牌的发展危机早已侵入品牌的机体之中。
而这种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货品开发上,重买手组合,轻原创设计。虽然,现在很多品牌都说自己是原创设计师品牌,其实都是伪原创。有人说了,ZARA就是买手制,何以能成功?千万别忘了,ZARA还有一个整合在里面,它有一个强大的货品整合团队,打个比方,同样是炒一盘回锅肉,配料都是一样的,川菜师傅炒出来的肯定和粤菜师傅炒出来的口味不一样,甚至同样是川菜师傅,水平的高低也会导致口味不一样。国内的买手制和ZARA不是水平的差别,而是川菜师傅和粤菜师傅的区别。
2、在渠道规划上,重大力拓展,轻精细管理。所以,我们就发现,国内女装品牌是前面开店,后面跟着关店,一路开一路死,店铺的存活率很低。很多地方的加盟商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些品牌进入百货商场,主要作用只是起到广告效应,基本自己掏钱买保底的多。
3、在品牌建设上,重短期效应,轻文化沉淀。很多品牌,为了快速地打开市场,无论是精力上还是意识上,对于品牌文化的建设基本上都是一纸空文。在这些品牌看来,只要拿下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加盟商,这才是重要的。所以,我们发现,这些品牌,无论是店铺装修还是品牌画册,都是极其华丽、辉煌、奢华,但细究之下,却是无比的空洞和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