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比去年同期缩水15%
春江水“冷”鸭先知。
董晓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感觉到“危机”——此前levi's在湖南的销量一直节节升高,门店也越开越多。而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销售首次出现“负增长”。
服装行业是“期货制”,往往当季的款式在半年前就开始预订。出于谨慎,在去年底的2013春夏款订货会上,董主动砍掉了10%的拿货计划。但市场远比她预想的更坏一些: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来看,总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跌了至少15%,由此产生的是超出预期的高库存,为了控制风险,惟有打折。
事实上,levi's在2013年的遭遇,仅仅是行业的一个“缩影”。
以运动服装品牌为例,数据显示,2012年,李宁、安踏、特步、匹克等六大运动品牌公司的库存合计高达33.27亿元;而盈利却在大幅下滑,六大运动品牌去年利润五家在降,李宁更报亏近20亿。
再看湖南本土品牌,女装代表圣玉服饰董事长刘伟介绍,产品以内销为主,50多家门店全年差不多有近十万件库存,占所有生产量的三成。为了甩库存今年打折力度都在加大,部分折扣已低至2折,品牌商们都在尽可能地消化去年的库存。尽管如此,受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渠道的变化,跟去年上半年同期相比,销售额仍下降了4、5个百分点,从其它本土女装品牌来看,也都销售一般。
外阻传统销售遭四面伏击
在董晓燕看来,“最强折扣季”的出现,既与经济大势有关,也与行业竞争有关。
去年经济大环境不景气,需求不旺,很多服装企业面临高库存的困扰。在以服装精美著称的杭州,早在2012年,由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去年上半年通过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的服装出口货值同比就已下降了12.5%。一些主要出口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服装企业,从去年开始就很难接到订单了。
步步高广场长沙店少淑女装经理邹康说,也许经历去年天量库存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些品牌6月底就在推秋款。
湖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汤小健认为,电商的兴起,也促使线上线下的竞争更为激烈,表现的形式就是各种疯狂的折扣。“去年淘宝‘双十一’促销,总销售额达191亿元,这个数字其实是太令人惊讶了。线上的火爆,也挤占了线下的市场份额。”在他看来,一些转型慢的企业,将逃不掉走下坡路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