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服装吊牌上的暗战

时间:2013年07月16日来源:中国服饰新闻网作者:

随着自贸区战略的不断推进,东盟与中国、欧盟的关税优惠措施效果不断显现,加之东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国际服装品牌巨头正加速向东南亚转移。

  机会在于“快”

  “其实不仅仅是东盟地区和其他亚洲国家。摩洛哥、土耳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样的北非东欧国家同样是中国服企的竞争对手。”马卫民解释说,虽然北非东欧国家的劳动力成为没有亚洲竞争对手那么低,但是他们的地缘优势使他们对来自欧洲的订单有天然的竞争力。

  快时尚的关键在于“快”。快时尚时装更新的周期远远短于传统服装品牌。马卫民告诉记者,以她的经验看,与快时尚合作的订单周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这就要求中国服企有更快的反应能力。

  另外,快时尚中也有部分订单不那么“快”。原因是如h&m、优衣库等品牌都有许多“长销”款式,比如单色t恤衫、打底裤、棉袜等,这类“基本款”产品的更新周期往往在3个月以上。但这类订单目前大部分已经被东盟地区厂家因更低的价格瓜分,中国企业想要接快时尚的单,必须着眼复杂做工订单和快单。

  无论是在出口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中国服企都应积极分享快时尚的这碗羹。这块巨大的蛋糕仍然在不断膨胀,以中国市场为例,日前h&m大中华区总经理奥尔森(magnusolsson)透露,在今年上半年新开14家中国专卖店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的开店总数将会超过去年45家这个数字。

  马卫民对此充满信心。她说:“5年内,中国服企仍然有其自身优势,不论竞争来自哪里,我们的产业积累留给我们足够的财富。”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