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们还不断加强研发力量,主动参与代工品牌鞋型的开发工作,我们样品开发室有支几千人的团队。”上述鞋企负责人表示,他们生产模式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升级到ODM(原始设计商),从以前别人设计、鞋厂代工到鞋厂参与新鞋开发,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我们不论是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设备的技术水平,还是拥有的开发能力,都是东南亚市场所不具备的,因此虽然订单下降,但短期内效益不会下降。”该负责人表示。
如何深度转型?
可谋求产业链招商弥补代工研发不足
纵深
目前,珠三角有部分此前“三来一补”的代工企业转为做自主品牌、做内销,但业内普遍认为,“100家工厂转向做品牌,能成功的或许只有一家”,“做代工是等死,做自主品牌是找死”,突显工厂转向做品牌的阻力之大。
清远的代工鞋企是否会开发自主品牌?有代工鞋企负责人明确回复记者,目前没有。他们表示,我们代工企业,制造能力是我们的品牌,我们就是制造业的品牌。记者了解到,目前当地政府也积极鼓励代工企业开发自己的鞋类品牌,但鞋企本身开发自主品牌的积极性不大。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员李东对此表示,由于代工企业自身模式的限制,短期内难以触动鞋企开发自身品牌,但政府可以从产业链招商角度,引进一些自主品牌企业,打造鞋业、纺织服装业完整的产业链,以弥补代工鞋企自身研发的不足。
李东表示,目前清新区可以大的鞋企为龙头,整体考虑,可引进鞋业产业链的研发端、营销端,拓宽产业链的宽度,做好物流、会展等相关服务,可以慢慢培育清新鞋业、纺织服装的地域品牌,以吸引相关产业链环节的不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