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贸易公司员工开始和陈宗厚一项一项核价,并不断地压价。几轮交锋后,陈宗厚向老板娘摊牌:“我们报价最低100元。”
“这个价太高,我们没办法报给客户。惠东那边的报价要便宜很多”,老板娘强硬地表示。
最终,双方没能谈妥,一个大单从陈宗厚的指缝中溜走。
陈宗厚告诉记者,这个单必须要95元人民币才能做,低于这个价格都要亏钱的。现在客户的价格都压得很低,去年到今年的订单价格基本没涨过,“我们也不好提涨价,怕丢单。”
惠州惠东县正以低价定位抢走了许多厚街的订单。陈宗厚告诉记者,惠东劳动力便宜,所以才有可能低价接单。“老外客户也知道这些,但现在欧美经济不好,他们的客户只能接受这个价位,厚街做不来,他们就拿到惠东去做。”
跑路的老板
话题聊到了今年7月初刚刚倒闭的荣业鞋厂。这家由台湾老板成立的工厂在厚街已存续近10年,是一家有200多人的大厂。但不久前,老板突然跑路了,欠下700多万元的欠款,这成为厚街鞋厂老板们热议的话题。
对于老板跑路的原因,不久前和荣业做过业务的开源贸易(香港)有限公司老板何英告诉记者,去年国外的客户飞单了,公司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只好借了高利贷。今年鞋厂又不赚钱,窟窿填不上了,只能跑路了。
何英说,目前工厂都非常脆弱,人民币汇率走高,工人工资上升,成本不断上涨,但订单价格却不涨。在各种压力下,资金都很紧张,一旦有客户飞单,银行又贷不了款救急,他们就很难翻身。
在陈宗厚看来,目前能够生存下来的主要是大工厂和小工厂,“小工厂好掉头,大工厂有政府支持。”夹在中间的中型鞋厂日子非常煎熬,机器设备和工人多,各方面成本比小工厂更高, 又没有政府支持和银行贷款。
“欠了2个月房租,2个月工资。”“台湾老板跑路以后,当天晚上就通知跟随他多年的部下,让他们赶紧把机器拉出去卖了,也算是对这些元老最后的交代。”厚街镇的老板们凑在一起,添油加醋地渲染着种种细节。但内心里,他们一定也在揪心着自己的命运,谁知道下一个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