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绫致电商部创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以‘同时’、‘同款’、‘同价’为目标,低价不是我们的目标。”
——绫致时装集团电子商务经理 张一星
石丹十一长假之后,服饰行业内全年最具看点的电商促销项目——天猫“双十一”即将粉墨登场。尝到了甜头的各大服装品牌,又一次绷紧了自己的电商神经,卯足劲准备大干一场。
在2012年“双十一”中,以1.26亿元当天销售额一跃成为黑马,攀上男装销售头把交椅的Jack&Jones (杰克琼斯),又将会有哪些准备?他的电商模式又有什么“秘诀”,《电商学院》带你一探究竟。
1975年成立于丹麦的Bestseller(绫致时装集团),是全球服饰行业的重要坐标。1996年,Bestsel ler进入中国市场并快速成长,在中国,绫致时装主要经营onlY,Vero Moda,selected和Jack&Jones四个品牌。国际背景带来的品牌和运营优势,加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悉,绫致时装在圈内造就了“无绫致,不商场”的神话。旗下的Jack&Jones甚至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两个人走进Jack&Jones的实体店,就会有一人购买Jack&Jones的服饰。现在,绫致时装集团正在逐步地将这个线下的“神话”
搬至线上:去年“双十一”期间,绫致时装集团在天猫商城上总体销售额突破3亿元大关,而Jack&Jones则创下了1.26亿的销售额,不仅占据了整个集团线上销售的近半壁江山,而且成为天猫上男装品类销量的no.1,但这一切对于绫致来说,也许才刚开始。
让网店变成“正常”的实体店
在绫致正式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之前,淘宝上打着Jack&Jones的旗号泛滥的仿制货让绫致损失了3.7亿的销售额。经过近1年的准备,2009年绫致正式进驻天猫商城,而且第一个开店的品牌就是最强势的Jack&Jones。绫致时装集团电子商务经理张一星在接受《电商学院》采访时透露,Jack&Jones天猫商城店开业第一天的销售达到了30多万元,这样的成绩确实惊人。进入淘宝商城之后,Jack&Jones的店铺设计、视觉效果、货品准备以及服务质量,成为了全行业的前瞻者,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追随者模仿。
选取Jack&Jones作为头阵进入电商世界,绫致有备而来,而且来自于绫致对市场环境的深刻洞悉。张一星表示,相比于女装领域的凶残厮杀,天猫商城的男装竞争相对小一些,而和Jack&Jones同级别的国际品牌几乎没有,到现在也是本土品牌居多。这个明确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无疑是Jack&Jones在电商领域出师顺利的第一步。
据《电商学院》了解,绫致时装集团旗下的四个品牌(Jack&Jones、onlY、Vero Moda和selected)90%的款式都会在网店中同步发布,这就意味着每年近有15000种款式的更新,绫致的网店将是全国,甚至全球款式最齐全的“旗舰店”。对于绫致的电商团队来说,他们一直致力于做非常“正常”的实体店,他们也需要作为“销售大区”去参加订货会,指定自己销售预算。实际上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怎样让网店更接近实体店——不仅是货品和价格,甚至连运作方式都尽量贴近实体店。
张一星说,虽然在网络上的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店庆或者天猫双十一,会有相应的促销,这时候在价格上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公司内部,“从绫致电商部创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以‘同时’、‘同款’、‘同价’为目标,低价不是我们的目标。”
绝大多数线上的品牌在规模化经营和交税之后是不盈利的。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正在走向电子商务这条道路,最终将没有线下品牌与线上品牌之分,企业间拼得最终还是品牌价值。张一星表示,“传统行业在进入电商的第一天就必须盈利。任何不盈利的传统品牌,在对电商业务进行审视的时候,都是需要警觉的”。
电商评论员鲁振旺也向《电商学院》表示,保持线上线下的供应渠道一致,把握好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的契合点,才是长久之路。很多传统企业一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商业模式,不管是做B2c还是做平台,思路并不是很清晰,很多品牌仍在摸索期。例如李宁搞的价格差异战,线上价格低于线下价格,这样对于线下实体店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匹克又在走另一个极端,网上价格比实体店的还高,不知用意何在。归根结底,怎样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划电商策略,尽量保持线上线下同步化才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