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湖州市南街而行,与市河交汇处,有一间“欢莎”店面,周围的景致是“小桥流水人家”,丝绸之路大厦即抬头可见。或许是集团公司董事长凌兰芳希望每次进出大厦都能看到这代表丝绸之路高端品质的“欢莎”,进而提醒自己要时刻坚持和坚守对中国丝绸产业的不懈追求——以品质赢天下。
“一两丝绸十两金”
“过去人们穿衣可分两类,一为锦衣,一为布衣。锦衣为有钱和做官所穿,布衣为普通百姓所穿。”在凌兰芳看来,今天的丝绸理应回归其高贵的服装和家纺用品地位,否则就是糟蹋了“纤维皇后”,而中国丝绸品牌与国际大牌相比,差距至少三四十年。
丝绸之路由凌兰芳带领数千国企改制下岗职工创建发展而来,集团共有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3200人,企业主要从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2012年,丝绸之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目前,丝绸之路集团已成为全国丝绸制造业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创新能力最强的龙头品牌企业之一。曾获得中国服务业500强、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全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中国丝绸家纺产品色彩研发基地等荣誉称号。该集团也是我市重点骨干企业、纳税50强企业。
日前,正在浙江考察工作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贺燕丽巡视员专程参观了“欢莎”丝绸家纺品牌店,对“欢莎”系列产品赞不绝口,对凌兰芳致力于打造民族丝绸国际化品牌的决心称赞有加。“‘欢莎’品牌自2008年8月创立,经过近5年的培育,终于成为湖州市受人喜爱的品牌,市工商局授予丝绸之路集团公司‘欢莎’商标为著名商标。”
2008年底,美国爆发金融危机,集团的订单少了三分之一,价格跌了四分之一,仓库里一下子堆满了成品。“洪水来了怎么办?往高处求生:高品位、高质量、高工艺、高科技、高附加值。”这就是凌兰芳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丝厂全部改缫精品丝,比同行高卖好几万元,打响了品牌,攀上了高亲,也为集团的后道品牌提供了最好的原料。
“中国丝绸的出路在哪里?有两条,一条是走进百姓家里,一条是走到纽约巴黎,既要让寻常百姓消费得起,又要与国际大牌争个高低。这两条路是同一个方向,即品质是高的、好的。”
凌兰芳诠释了高品质是不分高中低端的,所求的是质量有保证。
说到质量,也应该包含企业的诚信。凌兰芳自豪地说:“卖了三十几万条蚕丝被,从没有被人投诉过。”2010年央视打假,请凌兰芳作为优秀诚信企业家现身说法,潜规则同行中的一些“李鬼”威吓凌董,说要断他的一条胳膊,凌兰芳笑笑说,两种诚信最可贵:一是可以不讲诚信时坚持诚信,二是受到威胁时拼命讲诚信。
追求高品质,凌兰芳不惜重金投入研发和技术改造,也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展示高品质产品的机会。上海世博会,60多件“丝绸国宝”闪亮展现,其中按1:1比例织就的《富春山居图》被陈列于国宾厅内,极受关注和赞扬;2012年“神九”飞天,飞船里的一份丝绸版《中国企业报》让世界记住湖州丝绸;2013年丝绸版《中国企业报》再度升空,亿万聚焦“神十”的目光再次落到了湖州丝绸之上;伦敦奥运,中国丝绸在欢呼声中惊艳巴比肯艺术中心;电影《富春山居图》所有奢华的丝绸家纺都由丝绸之路提供赞助,“欢莎”品牌店的场景植入片中。
生丝检验已到关键时刻
“生丝检验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凌兰芳的话令记者一惊,何为关键时刻?
凌兰芳打着比方,德国人的餐具是有刻度的,而我们的大厨是勺子一舀,不求精确,是凭经验过日子。以前对检测不重视,但对于一个向高端发展的产业来说,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必须有的,而且要先行。
按凌兰芳的估计,我国的桑蚕生丝应该9万吨左右,这与我国的蚕茧产量是吻合的。去年我国官方统计是68万吨鲜茧,全部做成生丝也就是八九万吨。所以他一直认为我国的生丝产量没有超过9万吨。这9万吨中,有8000吨左右要出口,国内也就8万吨左右了。而湖州大概用到2万多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大的容量。
“我是湖州纺织协会会长,浙江省纺织协会副会长,也是湖州丝绸协会会长,我一直认为生丝公证检验的意义很大,它可以促进生丝质量的提高。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非棉纤维总体上看品质都在退化。所以,
通过国家的公证检验,可以实现优质优价,刺激上游提供高质量的纤维原料。”
凌兰芳解释,羊绒羊毛和茧丝等纤维有共性,它们都是按重量卖的,而且约束不了农民和牧民。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蚕丝或羊绒可以卖到好的价钱。这个时候,国家的纤检机构就需要站出来,进行常规化的、例行化的检验,这样才能够从基础上促进纤维的高质化。
就在前几天,凌兰芳发出一个微信,呼吁丝绸企业要实行统一公检。按照他的设想,在湖州,以丝绸之路为基地,建立了一个集采购服务、检测服务和融资服务为一体的平台,把上百家企业全部纳入进来,统一进行生丝的公证检验。
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意味着全国三分之一的生丝实现了公证检验。难处呢?自然是有的,但睿智的凌兰芳对此有着精细的谋划。“不少企业有抵触,原因在于建立这样的平台会使自己的‘机密’被知道了。”所谓“机密”是指行业内的潜规则。比如,有些丝厂完全是不开票的,而现在都要放在阳光下了,等于把企业的隐私暴露出来。而这些企业一直生存在潜规则下,离开原有的规则很可能一天都活不下去。丝绸厂也有这个情况,也有一部分绸缎出去是不开票的。
针对这个实际阻力,凌兰芳想出了办法:“失去的潜规则利益,通过这个平台要能够补偿回来,或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首先,抓住带头人。凌兰芳要拉上几家大的企业先开路,并作为共同发起人,而且全部参与公检。通过这些美誉度好的企业带头,逐步形成踊跃参加公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