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凡客内部员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凡客此前一直是“规模导向型”企业,将自己定义为“B2C平台”,资本也会要求规模效益。在这样的压力下,人的注意力都没有盯在产品本身上,而是为了完成既定的SKU数量和规模效益,追着订单走。在扩张到极限时,凡客的SKU数量曾经达到10多万,在精简了一部分后目前还有几万个品类,到明年秋冬,凡客的SKU将有更大比例缩减。
有业内人士认为,凡客和乐淘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差异在于乐淘认为商业模式是错的,而凡客意识到错的是自己的经营模式,因此凡客有望从内部调整,优化商业模式,而不会再度掉头。但需要警惕的是,凡客对“小米化”的贯彻程度如果太深,SKU迅速大幅度被砍,有可能难以撑起凡客目前数千员工的大盘子。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凡客在“去管理层”后,也对公司架构进行了调整,对营销策划团队进行了整合,回归2009-2010年时期的体系。
记者手记
先驱与先烈仅一步之遥
最近的几次聊天让我对现在快速竞争环境之下的电商更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原来在某某企业的谁谁跳槽了;曾经的行业风云企业某某就要倒闭了;最近某人又创业了,做了个什么新项目,已经拿到融资……
现在,曾经的鞋类B2C老大乐淘正欲再度转型,成为定制化引擎提供商;而曾经的自营型B2C第三凡客诚品正在瘦身,为打造“爆款”而努力。物是人非的远不只是他们,曾经最早的团购企业团宝网逝去已久,曾经尝试内衣品类的深度垂直B2C维棉网也倒下了。与此同时,美团、拉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垂直B2C仍在坚持守候。
成功与失败有时只是一念之差,或者在错误的时机做了正确的选择;先驱与先烈有时只是一步之遥,但无论结果如何,先行者都会将经验或教训传递给后来人,让行业趋利避害,走向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