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行业地位:第一名
★上线年限:4年
★2012年线上营收:4.2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300%以上
“既然要做电商,就要破釜沉舟地去做!”
放出这句狠话,就意味着吴荣华要为“电商行动”奋力一搏了。作为博洋家纺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当初被授权负责开辟电商这个新渠道时,董事长蒋武吉看重他的就是这股做市场的冲劲。
然而,光有做市场的激情还远远不够。电商对于家纺企业算是个新行当,许多在传统渠道轻车熟路的打法,在电商领域不一定玩得转。当2009年接手这个任务时,吴荣华内心还真有些复杂——做电商好比白手创业,成败一线之间!
2012年,博洋家纺线上销售额达4.2亿元,以每年超过300%的速度在增长,远远超过罗莱、富安娜、水星家纺等品牌,并且在不经意间冲到了行业线上销售额第一。要知道,博洋家纺取得这个成绩仅用了3年多时间。
作为曾经的落伍者,却在电商渠道实现了弯道超车,博洋家纺究竟“玩”的是什么战术?
独立,电商之必须
“电商不仅仅是一个销货通路,它还是一个新的市场领域。”吴荣华语气坚决地对《中外管理》说。对于一直沉寂线下的家纺行业,电商如今已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
一切从零开始。吴荣华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快速“冲”销量。与其他传统企业一样,博洋家纺最初也将电商定位于清理库存,电商也只是公司下属的一个部门。2009年3月,吴荣华带着几个人到淘宝上开店,只卖前一年积压下来的存货,也曾为坐等订单而焦虑过。
而真正的起色,是在当年淘宝“双11”促销活动中,人员寥寥可数的电商部门在苦战24小时后,意外完成了17万元的销售额,这让吴荣华团队开始信心大增——如果电商能够做好,博洋家纺就有希望在新的领域重新崛起。
要知道,博洋家纺早在1990年代曾经位居行业老大,并且率先提出“家纺”这一流行概念,但后来其市场地位一度下滑,甚至沦为行业二线品牌。当电子商务大潮来袭之时,博洋家纺能否抓住这一轮新的机会?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吴荣华决意为电商下一场赌注。
如果说电商起步之时,卖库存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那未来的长久之策呢?“电商必须与传统渠道一样,拆分开来独立运作,否则就没有竞争力。”吴荣华大胆地向老板提议。而独立经营的好处,也正如他期待的:“前期可以更好地放开手脚,不会受传统渠道的限制。”
2010年年初,博洋家纺电子商务公司正式成立。电商业务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到资金链等,与线下渠道统统分开。用吴荣华的话说,就是“线上、线下各玩各的”。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为电商的崛起砸下重重一锤,并拿他做传统渠道的市场作风,雷厉风行地搞起了线上“独立运动”。
反观家纺行业的其他品牌,线上卖库存者依然照旧。但在发展进度上,却被行业“激进者”甩到了身后。“传统企业如果做不好电商,那一定说明没有足够重视它。”吴荣华坦言,博洋只不过比别人更加重视,为此让电商独立经营,独自去占领市场。
单点突破,激活线上
网络市场足够大,但网购人群却极为分散。这市场该怎么打?
困难似乎一下子冒出来了。不过,吴荣华很快想到一个策略:集中优势打一点。也就是说,在用户量最多的区域开店,集中所有资源打好攻击战,然后再到其他区域进行扩张。这个战术源于吴荣华做传统渠道的“作战”经验,适合于开辟一个新市场。
博洋家纺首先锁定的是淘宝。但那时,淘宝上已有罗莱、富安娜等家纺品牌的先行者,后来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料”,凭什么去吸引用户?又怎能将淘宝顺利攻下?
进入淘宝平台之后,正值淘宝扶持传统品牌之际,博洋家纺就顺路成了淘宝的力捧对象。“淘宝觉得我们灵活性大,品牌知名度也不错,就来重点推我们,用户就进我们店了。”吴荣华谈及当初入驻淘宝,语气相当轻松。
虽没有大手笔砸钱投广告,但身为传统品牌,却可以依靠既有的影响力快速获取用户资源。此时,传统企业做电商的优势初步显现出来。但是,家纺行业一直以来倾向于静态销售,摆在商场里不温不火,那么搬到线上肯定就不能这么矜持了。否则优势很快变成劣势。
“要先让市场动起来。”吴荣华明白一个市场真理:到一个新的市场,先把这块市场激活,快速积累用户最关键。如何才能激活市场?最朴拙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搞促销活动。博洋家纺开始集中精力攻淘宝:2010年8月30日,在淘宝举行的“秋冬新品5折抢购”活动中,博洋家纺取得单日销售额427万元的好成绩,更是淘宝商城单日销售冠军。到了11月11日淘宝“光棍节”,其销售额激增到近5000万元,蝉联网购全品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