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店更加主动有益
记者:男装行业早已经有这样的集合店,体育用品品牌适合这样的渠道模式吗?特别是在强调渠道下沉的行业趋势下,集合店是否能在三、四线城市落地生根呢?
张文龙:男装的绝对单价远高于体育用品,从商品的倍率上就已经明显高于体育用品3-8倍,从男装行业大店效应的历史来看,单店年销售额超过千万的比比皆是。
三四线市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根据业态判断应该属于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商业价值,361°该模式在当地势必进一步提升它的品牌价值、进店率及最后的商业价值,从竞争的角度上看,该模式也将构建新的行业壁垒。
许腾达: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习惯在逐渐向一、二线城市靠拢,特别是网络发达的如今,在流行趋势和审美眼光方面,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慢人一步。所以,随着大型SHOPPINGMALL不断兴起,当它们开始进驻到各级三、四线市场时,本土体育品牌的集合大店也是大势所趋。
此外,我认为大店的定义可以灵活协调,比如在北京,我们可以做一个500平方米的大店,在晋江,我们可以规划小一点面积的,总之,一切要把店铺评效放在首位。举个例子,你在一个区域本来有10家小店,现在如果一个大店可以产生与10个小店一样甚至更高的利润效益,你会选择哪种渠道模式呢?大店的管理肯定更为集中,不仅适合零售管控也更适合品牌形象的集中展示。
向迪卡侬学习终端布局
记者:既然作为一种渠道调整的尝试,那么,本土体育品牌应该如何规划推进集合店建设呢?你有没有一些相关建议?
张文龙: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三四线市场的人口红利和文化提升价值正在发生积极有利的变化,在许多熟悉的地方将形成新的商圈,把握住新的商圈发展趋势将成为质提升的关键,同时,有代表性的三四线市场选择至关重要。测试的结果将积极影响361°集合店中的产品结构、价格结构、零售体系、地方营销模式等,通过361°能在1-2个省级市场进行深度测试,集合店实施纵深布局,其他三四线市场按南北东西横向布局测试,应该将更科学地指导361°集合店战略推行!
许腾达:先说说集合店的品类规划。大家应该知道迪卡侬运动专业超市,它在全球有超过500家零售商场,并在16个国家拥有自己的产品制造商。迪卡侬运动专业超市拥有的自有品牌数量为16个,以自主品牌为主,外品牌为辅,产品满足60种以上不同运动用途的需要,它希望通过最低的商品价格、最全面的运动商品种类,将喜欢运动的顾客聚集在一起,从而能够让“最广泛的大众从运动的参与中享受给身心带来的愉悦”。我想,集合店的规划应该有一条主线,既然是一站式购物,那么我们本土体育品牌除了将自主品牌规划到集成店中,还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否要引进其他品牌或者延伸更多品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我们发现迪卡侬的店几乎都在郊区,交通便利,紧靠地铁站或公交枢纽等,要么就是靠近人口稠密的地段,消费潜力往往惊人,它的终端以大型化、城郊化、商圈化为特点,那么,我们的大店是否也可以学习这样的终端模式推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