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策略难持续
10多年前,华商跨洋来到欧洲,开掘海外服装业的蓝海。据外媒报道称,由华商产销的服装初入欧洲时,款式单调突兀,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店铺的每个橱窗里都是千篇一律的货物,丝毫不讲究美感和款式。
意大利是华商抢滩登陆的首站。根据该国国家观察统计报告显示,佛罗伦萨的华人社区——普拉托工业区从亚洲国家的进口量在10年之内翻了30倍,其中以服装成品占据多数。这些成衣在经过简单的“贴牌”加工便以低廉的价格广销欧洲,而西班牙华商服装店就是其中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旅西华商虽然凭借独有的进货渠道在价格战上旗开得胜,但是价格毕竟只是影响服装销量的因素之一,很快商人们便发现,陈旧俗气的款式无法跟上欧洲的流行时尚,销路越发狭窄,专注品质服装才是发展的正途。
一味模仿无出路
从一味打价格战的单一发展模式到如今专注品质的重新定位,旅西华商开始走上了一条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但是目前的产业状况并非尽善尽美,恶性的模仿与复制是阻碍其健康发展的一大阻力。
一个曾在华人箱包公司工作的西班牙设计师透露说,她在该公司工作的一年半中,从来没被主管要求设计过任何服饰,多数情况下只是改良款式。因为推广新产品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并且无法确保收益,但是模仿大牌却是投入少、收效快的点金之术。
对优秀品牌进行借鉴本无可厚非,但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部分华商一味抄袭而不思创新,逐渐步入自我束缚的困局中。据西班牙媒体报道,2011年马德里某繁华街道上竟然出现了一家打着ZAIRA招牌的服装店,衣服的风格甚至店面装潢都与ZARA十分接近,只是价格更加便宜。
频出仿造事件严重影响了华商的信誉,在去年召开的西班牙国际服装展会上,一些西班牙本土服装参展商就对中国面孔颇为戒备,原因是为了防范华商乔装为顾客,抄袭服装设计。
为了实现快速的自我更新而一味跟风大牌,只会让华商失去业内外的尊重与信赖。提升服务品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踏实勤干、精耕细作、积极创新才是旅西华商实现捞金梦的终南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