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报道 > 正文

H&M等遭遇环保困局 旧衣回收遭质疑

时间:2013年05月06日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

H&M的尴尬折射出快时尚品牌的进退两难处境:一方面它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穿得更好、更体面,但同时它也用尽一切手法让消费者购买更多衣服,由此造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损害,也让它承受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对于H&M的衣物回收行动,德国红十字会的舒茨总体上认为是值得肯定的行动,因为这有助于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切实减少浪费。但是H&M以优惠券的方式间接促销是舒茨认为不可取之处,而且H&M也等于作了公益组织目前做的工作,有“越俎代庖”之嫌。

  对此H&M公司强调,绝无与公益组织竞争衣物回收这一产业的意图,而只想作为一种额外的补充途径。衣物鞋帽回收箱FairWertung是一家德国教会下属的公益组织,也是主要参与物品回收再分发等活动。该组织对于服装公司回收旧衣服的行动总体上表示赞同,但认为此类活动的商业性质也是不争的事实。

  H&M的回收旧衣服行动是否能取得预想的成功,还要看这一行动是否能真正调动消费者的参与热情。有论者言简意赅指出:“旧衣回收”这一行动将导致矛盾的结果:一方面它将减少纺织品直接被当作垃圾处理造成的浪费,但同时发放的优惠券,也会点燃消费者“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消费欲望:扔掉旧衣服,买进更多的新衣服,从而加快衣物淘汰的频率。

  环保观察人士Hann在一篇名为《为“购衣习惯”重新买单》的文章中指出:多亏了现代化的机器、全球化分工以及廉价的能源,服装业得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凑一套新行头实在太便宜了,以至于服装几乎成了一次性消费品。英国的一项调查指出,女性平时只穿衣橱里30%的衣服,而且这些衣服很多是一时冲动买下来的。零点调查公司在京、沪、穗三地针对18-35岁的青年女性举行的一次定性、定量抽查显示:受促销影响而购买了不需要或原来没有计划购买服装的女性比例高达56%;为形式多样的店内展销活动而动心并实际购买的女性也达到40.8%。

  要“回收利用”,不要“扔掉再买”

  绝大多数消费者可能根本没有想过:光鲜亮丽的时装产业实际上是一个“高污染行业”,而快时尚的出现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一条牛仔裤只卖200元人民币,这样的标价是否考虑到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其实,只需看看制造一件衣服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就知道它的实际价格应该是多少了。制造纤维要用大量的水(包括从种植到生产,制造一条牛仔裤需要3000升的水)。染色、运输以及包装的过程都对水系统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在快时尚的影响下,这条牛仔裤也许只穿上几次,就会被人丢到衣橱深处,几年后被扔进垃圾桶这又带出了另一个话题:随着大众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给垃圾处理造成巨大压力。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固体垃圾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长,服装在固体垃圾中占的比例虽然不算大,但比重一直在上升。由于中国没有成熟的服装渠道,比如复古服装店、市集、慈善商店等,消费者很难将旧衣服转手,于是只好丢弃。

  要“回收利用”,不要“扔掉再买”!这是H&M“回收旧服装行动”引发的这场小风波中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事实上,就在我们身边,抱有这一理念的组织和个人也正越来越多。非营利组织BrandNU致力于“拯救废弃衣服”,同时给城市周边的居民制造更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将这些旧衣服做成新的纺织物,比如饰品和婴儿毯。另一个非营利组织ReDress更是敢为人先,2009年,ReDress将一群热心环保的设计师从世界各地请到上海,开了一场环保时装秀,并尝试将“绿色时尚奖”引入内地。据介绍,这个奖专为年轻设计师而设,希望可以引发创新思维,影响更大范围的年轻设计师时装业的源头是设计师,如果设计师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改造”(将旧衣服改成新产品)、“零浪费”(巧妙利用面料以减少浪费)以及“升级再造”(利用废弃面料制成新衣服)的丰富知识,那种“一条牛仔裤只穿两次就扔掉”的怪事才不会发生。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