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服城市奥特莱斯去年做了1.5亿元,累计约有250万人次进场。”张贻宗笑着说,上服城市奥特莱斯的优势是错位经营,不仅成为龙之梦的一个经营特色,也是上服品牌群中风格鲜明的服务性品牌,成为集团服装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会展业新突破的一个亮点。
据记者了解,上服城市奥特莱斯主打“亲民牌”,服饰鞋帽以价格实惠著称。除了上服的自主品牌,这一服务平台还集结了一批外贸工厂品牌,以直销形式走到零售终端。
对于上服城市奥特莱斯的“逆袭”,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把服务平台的触角伸到市场最需要的地方进去,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上服城市奥特莱斯找到了夹缝里的生存之道。”
而上服城市奥特莱斯仅仅是上服集团的服务平台之一。“上服羽博会运作3年已有相当的知名度,而在杨浦区和中山西路还有两个工厂直销点,当然也要打通商店渠道,让不同的产品延伸到不同的受众面。”张贻宗认为,品牌和产品定位决定了其所需要的平台,“比如除了消防服,我们还生产保安服等专业服装,这就需要门对门、人对人的上门销售,而不是普通的零售渠道。”
两年前,“十二五”规划实施伊始,上服集团便积极开拓内贸市场。通过多渠道的服务平台,到去年,收获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内贸比重大幅攀升,内销销售额累计完成近1.42元,同比增加52.48%。
对话
TALK
创新是传统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上海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贻宗:
记者:作为一家传统企业的“大家长”,您如何理解创新转型?
张贻宗:创新转型其实是传统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如果企业没有创新转型,那么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我们现在搭建一些平台、搞一些科技项目,都是为提高创新能力。不过,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脱离实际的创新是搞不好的。比如,11park就是建立在原有外贸资源基础上的创新项目。
而转型其实是市场对我们的一种“倒逼机制”。在现在的市场中,如果传统企业不思考转型,就是坐以待毙。在“倒逼机制”的驱动下,逐渐找到一条企业能力和市场需求匹配的出路。这条路可能不是我们过去所故有的,需要我们通过探索转型,从而让它更加适合市场。
记者:具体来看,上服集团目前重点在实践哪些创新转型的平台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