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真印证了“让改变发生” 这句话,现在的李宁公司一直在“变”,从LOGO和Slogan的更改,到渠道重新整合和产品调价问题,李宁出招频频但一直伴随争论不断。
这究竟是李宁20岁华丽嬗变的一个开始,还是真的如许多评论所说,李宁的品牌重塑战略正在遇挫?李宁的改变是即将发力的新开始,还是民族品牌升级和转型中的困顿?让我们从李宁的转型之变说起。
从一切皆有可能到让改变发生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行,“全民运动”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在2009年曾一度达到35%的增速,然而进入2010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增长幅度降至15%,尽管不排除某些宏观经济的因素,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其实一直都在改变,不妨回归到体育行业和体育产品消费的角度分析,或者说中国的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真正需求阶段并未到来。这对李宁来说,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体育产品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的空间。
1990年,亚运第一次来到中国,李宁在这一年诞生,正式亮相。20年中,“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宁成为国人运动品牌的骄傲。20年后的2010年,李宁以Make The Change 重塑品牌形象。让改变发生的决心,世人共鉴。我们相信,这对于李宁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忘记过去,放下过去,等于一切从新开始。然而,思变却是大势所向。
转身之间的华丽与冒险
股价下跌、销售增长停滞、品牌策略不前,这些表面上看似糟糕的数据,让李宁引来了太多的反面回声,但李宁个人的体育精神以及他所领导的李宁品牌多年来让中国体育品牌首次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的事实,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宁的转型决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在前期充分的铺垫与积累之下才有如此决策。
品牌战略:定位的保鲜与多次的积累
去年李宁大胆调整了已经深入人心的对勾LOGO和“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诉求。拿核心的品牌资产下手,确实对很多人来说是接受不了的。但从一个企业长期发展,以及品牌价值需要不断升值的品牌战略角度来考虑,这样一次全新品牌定位确保了李宁品牌价值的持续保鲜与再次积累,这是一个老品牌所必需的。有长远眼见的人应该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一次有风险的成功之选。无论是当今的市场竞争还是未来的长远发展,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的保鲜与多次积累程度,决定了企业最终的市场地位。
产品战略:新的产品组合提升构筑核心竞争力
伴随着李宁品牌重新定位的还有产品战略的全新调整,对于以综合运动著称的李宁,产品线覆盖了专业运动与时尚运动两大功能性产品领域。李宁投入资金进入专业性产品研发领域,比如在运动鞋上提供的合脚、轻便、透气、减震、能量回归等方面的功能性产品科技的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含量。
而在时尚运动方面,李宁女子Inner Shine系列的推出,通过国际影星林志玲的形象代言,以及专业时尚运动设计师的引进,引领了整个时尚运动的潮流,通过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的全新角度支撑着品牌定位,构筑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