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出生的陈年,对品牌广告的洁癖,绝不仅仅只针对文案。他坦言,“这个洁癖包括了文案、画面、图案,比如有的人就说韩寒有春天无所畏,为什么他不绽放一个笑脸,显得春暖花开的样子。我说这就是我的洁癖。这的确是我的自我要求,大家说韩寒向前走无所畏,韩寒不是在那迈步走,不是在那狂奔什么的,为什么是他坐那在看什么。我看了说,看他那个拉链拉没拉下来。这个就是我自己的一个选择。”
从一开始的“有春天无所畏”,到“我爱你无所畏”,再到后来的“正能量无所畏”,凡客充分地传达了情感关怀。“正能量”这个词也是凡客当时负责品牌的副总,在跟一个导演吃饭的时候商量到的。陈年说,“正能量”这三个字一下子把他给打晕了,当时没有想到。正能量它也是一个情感关怀的词,它也是赋予别人一种励志的词。
在2012年随后的各类公益活动中,正能量这个词的确一度极为火爆。但是陈年认为凡客当时并没有用好,也没有投入更大的资源去推广,没有料到它会这么火。
凡客 从定语变成名词
通过几年来持续的品牌行为,凡客在用户心目中形成了一种调性。而凡客也从一个定语变成了一个名词变成了一个群体。
陈年总结凡客在品牌方面的做法就是:“有态度,有关怀,而且态度很坚定很鲜明,人情味也足够浓。比如说我们要求它必须是一个平民的环境,平民的形象,强调他凡客的一面,甚至是落寞的一面,传达的观点又是非常鲜明的。”
“品牌是一个调性,其实一开始肯定有点糊涂的。比如开始韩寒低着头,穿个白T恤衫。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你做着做着,它就慢慢打通了,合在一块了。然后那股力量,你接着就有标准了。”在这个品牌的基调之下,凡客聚集了3000万的庞大用户群和80%的二次购买粉丝。
“这些都是用户给予的。我们何德何能?我哪能狂到我定凡客的时候,就想到凡客是一个群体?”陈年说道。
或许凡客的品牌宿命真就是从它的名字而得以展开。如果它的名字叫精英或卓越之类,估计没可能用这种凡客的方式来做营销、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