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UR每年设计并上架的服装多达6,000多款,每周每家店都会更新两次货架,每周保证有100-140款新品推出。而除了在中国境内开设更多商店之外,李明光的长远规划是走向世界:“2014年开始进入亚太市场,2015年开始适时进入欧洲和其他市场,实施全球市场同步发展战略。”
Q:快时尚品牌中,像Zara和H&M是比较成功的,UR是否借鉴了这些品牌?
A:Zara作为快时尚品牌的代表,可以说快时尚模式以及快时尚品牌的风潮都是它掀起的。不过,每一个快时尚品牌,都有自己独有的品牌风格和细分,比如,Zara是比较偏都市的轻奢侈快时尚,比其他快时尚品牌显得高端一些;H&M、C&A就再偏年轻一点;GAP、优衣库则偏基本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UR从创立以来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领先的快时尚品牌,不同于Zara、H&M的品牌风格,打造专属于UR的优雅的欧陆风情。
Q:相比Zara和H&M,UR的优势在哪里?
A:我们的主要目标消费群是25-35岁的白领。我们更多的竞争对手是Zara。在快时尚行业日趋细分的大环境下,相对于国际性快时尚品牌,UR既具备了与之相匹敌的高性价比价格体系,同时又能快速引领时尚。在中国市场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我们能够做到比他们有更快的更新速度,真正实现全国每一个店铺每年近万款新品、每周两次更新的快时尚模式,由此产生了UR所独有的特殊优势。
Q:那么,UR会跟着Zara开店吗?
A:没有硬性标准,最主要还是符合我们自己的定位。
Q:UR的开店的标准和定位有何讲究?
A:UR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也有积累总结出一套开店之道,每一个都有严格的标准。从选址上我们基本总结为“洋葱圆”原则,即从中心点往外发展。从上海向全国,从省会向地级市,从主商圈到副商圈,店铺的位置以及卖场的定位要与品牌定位相符。UR的店铺面积全部超过800平方米,店面设计也力求达到奢华时尚的国际化形象,但产品价位却很大众化。
Q:目前,UR在国内消费者当中的知名度可能还不及其他快时尚品牌,你认为原因何在?会采取何种对策?
A:UR作为一个年轻的品牌,其影响和知名度自然是不能与已经有四五十年的那些国外品牌作比较。但是,UR在创立至今的短短6年里,能够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快时尚品牌,我认为这已经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很多品牌所无法做到的。
我们有自己的市场战略,我们希望品牌能够先打稳基础,等到积淀够深厚的时候再扩展。其实在国内,对于很多品牌来说也是全新的市场,所以我们在未来,会针对整个中国的发展策略,做适度的推广。另一个方面我们也会加快扩张的步伐,让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接触到我们的品牌。越来越多的目标受众可以直观感受到UR的产品魅力。所以,我们会加快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扩张,同时深入到三线城市,特别在二三线城市希望能够把距离拉近一点,抢占先机,取得三四线城市的知名度。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超过Zara,其实我们在很多城市的营业额已经超过了Zara。我们很多产品和系列更能够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在设计和剪裁上更加迎合中国市场,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也是我们超越其他品牌的机会。
在未来我们会针对品牌的定位和策略,做一个适度的长线的推广计划。也许会找一些大牌的设计师合作、跟一些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明星的合作。
Q:会找国内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吗?
A:现在国内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已经很高了,我们会找适合我们的人,国际国内的都有可能。
Q:UR目前在中国有21家门店,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会是在哪些城市?
A:UR计划五年内实现中国市场100家店面,销售额超过30亿元。在三年内,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尝试进军三四线城市,根据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习惯,做更符合三四线城市的店铺和产品。
近几年,也有很多国外有经验的公司与我们洽谈合作,我们也在各国当地做了很多市场调查。我们准备2014年开始进入亚太市场,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进一步的试探市场。同时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市场也正在积极的洽谈中。2015年开始适时进入欧洲和其他国家,实施全球市场同步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