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报道 > 正文

型牌男装:定制服装如何与大数据结合

时间:2014年01月23日来源:创业邦作者:佚名

型牌要做的就是网上高端定制。互联网是平民化的,但定制不是。型牌是把高级定制的规格和价格拉下来一些,再通过互联网手段去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

  一个月前,国内一家主做消费品风险投资的公司开始与型牌接触。当记者问到目前尚不愿透露姓名的该公司此项目负责人——最看中型牌的哪些竞争优势时,他表示,一方面是他们完整的生产线对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是这个团队对互联网的理念及理解。而他表示有些担心的则是怕“量走不起来。”

  其实在2010年,型牌推出不久,就有风投被其创新性吸引,找上门来要进行投资。“但我觉得型牌自身发展节奏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回报要求。这个项目本身不是快速项目。定制需要漫长时间养它,如过于急切,难以真正做出有品质的定制产品出来。”黄岳南说。

  目前型牌的用户有几万人次,付费用户大约几千人,年营收最高达到500万元。目前主要还是依托母公司酷绅,每年大约有500万元左右的投入进行运营。

  定制服装,如何与大数据结合

  黄岳南表示,1996年的酷绅决定将主营业务定位于团体装,国内该领域市场可说是一片蓝海,同样,今天他们推出型牌,也未见几家对手。即便型牌已推出4年时间,目前除几个发源于互联网的小网站在做类似模式,“大部分人甚至还不相信这件事存在的可能性”。

  黄岳南个性中具有某种要做“不着边际”的事的创业DNA。当年他从农业大学物理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没多久,带着“不想按程序,按可以被算出来的前程来做事”的想法,他辞职去日本“打工”。1995年回国后,他仍旧不想去某个国家大型机构研究所工作,梦想着自己做一家企业,后来他创办了酷绅。

  “每个做企业、创业的人,最初都有很大的梦想和激情。我自己当初想到的,也是成功之后的美妙。但是怎么才能成功呢?其实,这个从一无所有——到成功的过程该怎么走,很多人一开始都没想清楚。”

  1996年,创办酷绅快一年的时间,业务量非常稀少。这时有朋友对他说:“你们工人、机器都闲着没事做,给你点团体装的活儿做做吧。”

  至于不再把“团体装”当作没事干时做的“活儿”,而是正式把它作为酷绅主营业务是在1997年下半年。“那时我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我觉得团体装将在中国出现一个大市场,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企业形象会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元素,而服装是提升企业形象很显性的部分。”
 
  把原理想清楚并不等于能做好。刚开始他们大批量生产团体装时,每次一到给企业客户去交活,黄岳南就会提心吊胆,担心衣服的各种不合格,“并且老是去道歉,太没面子了”。

  他们逐渐将注意力调整到内部生产系统,并将“让客户员工满意”作为酷绅重要的理念和价值观。“一次满意度达95%”,现在职业装招标都在用这个口号,这口号就是酷绅第一个打出来的,要将返修率降到5个点以下。”

  但怎么真正做到让客户满意呢?之后他们还是组织人员用差不多5年的时间埋头做研发,研制出一整套信息化系统。使用工业化的专业设备、流程、流水线模式,通过信息科技手段,大量减少了人工犯错机率。而他们当时做的三件事情为后来型牌推出打下伏笔。
 
  第一件事是集成品类,分门别类建造技术线。随着团体装的定制,酷绅从量体裁衣中收集到大量人体尺寸数据。可以说,任何服装品种酷绅几乎均能制作,比如说西装、衬衫、商务夹克、裤子等。

  第二件事是将定制过程信息化,互联网直接连进车间。用信息化与互联网手段,减少传统工人制作的人工环节。

  第三件事是开发 “Etailor”(电子裁缝系统)。他们从2000年开始着手开发人体数据库系统。就是这个系统,可以处理客户各种各样定制需求和信息,从量体开始——到样板出来这一整套全部细节数据,比如面料信息、款式信息、尺寸信息……他们用这个系统处理了大量的团体服装定制,正是有了电子裁缝的成功,才有了型牌网上服装定制的设想。

  Etailor是型牌推出互联网服装定制模式的核心所在。“我们从过去100万人量体裁衣过程中记录下这些数据。”这是型牌模式的内核,也是型牌难以复制之处。

  不过,施春蕾告诉记者:“定制在许多环节,机器还没办法替代手工。”男装产品的价值主要是由面料、工艺、样板决定。目前型牌选用的面料都是世界高端品牌,比如衬衫主要是Thomas Mason、Alumo、Monti等,西装面料就是scabal、Dormeuil、Vitale等。

  “像我们西服的压线用的全是丝线。而丝线有个特点,打结是打不死的。所以每一件衣服走到这个环节,工人都要先把衣服从机器上取下,穿上手针,一针一线地用手工打结后,再压到衬里面去,然后再上机器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在她看来,越好的面料越有自己的风格,需要精心对待,才能真正做出一件有品质的衣服。

  目前国内也有几家类似做定制的公司,像埃沃(IWODE)、优衫等。也许囿于定制特性,市场规模都不大,且尚未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埃沃眼下已拿到IDG资本1000万元投资,黄岳南认为它与型牌模式不同。“大家发展的技术路线不同,虽然它在天猫上也有网店,但运营还是以实体店为主;另外两家人群定位也不同,我们定位在30~45岁有一定沉淀的人群,埃沃的消费群更年轻。”而在黄岳南看来,“1000万元要做成定制这件事很难。”

  在中国服装行业,被公认的两个机会市场是高档服装与小批量定制。其中中高端定制市场蛋糕至少有几十亿人民币。“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1/3人群需要定制服装,等市场成熟,一家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个亿应该不成问题。”黄岳南对此很有信心。

标签:男装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