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级赛事上,安踏的产品也开始登堂入室。以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服为例,安踏采用特制面料,令运动员穿着舒适,有效降低风阻,并加强包裹性和安全保护功能。“针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容易摔倒的特点,安踏在比赛服的手腕、脚踝、膝盖后面血管及肌肉交错的关节部位使用了防弹材料合成纤维,从而保证运动员即使摔倒,也不会被冰刀划伤。”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主任阮果清对《环球企业家》说
郑捷仍希望加大科技筹码。他的策略是以运动科学实验室为依托,除了自身研发外,他还与亨斯曼、杜邦、3M等核心供应商展开合作,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安踏的利基市场。其中,他最为看中的是规模庞大的基础市场,并择机打开缺口。
2013年,安踏推出“实力无价”篮球战略,并与NBA球星凯文·加内特联合推出明星球鞋,其399元的超高性价比打破行业惯例。以往国际品牌的NBA代言款球鞋多在千元之上,即使国内品牌售价也要七八百元,而加内特明星球鞋则以399元低价入市,在大众运动市场最终脱颖而出。
对于这一战略,郑捷曾考虑良久,并做了大量统计。他调查发现,NBA球星代言篮球鞋以往多曲高和寡,销量通常仅有一两万双,销售的最大阻力是价格。这一策略颇为有效,安踏加内特KG4、隆多RR1两款明星球鞋,上市后两个季度的出货量便达到过去三年安踏NBA球星专属篮球鞋的出货量总和,其今年出货量有望接近100万双。
郑捷倾力打造的另一款明星产品则是名为呼吸网2.0技术制成的新款运动鞋。这款一体成型针织技术制成的运动鞋,一经亮相便备受青睐。
它是基于针织技术的全新应用,最大特点是一体成型,轻便、透气、贴脚,同时兼顾时尚、美观的特点。在夏秋季节,运动者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款鞋的舒适性及透气性。“基于性价比和功能,这款鞋从上市到现在销售情况非常好,每个月售罄率非常理想,乐观预计今年可以卖到近百万双。”郑捷说。
这一产品策划始于三年前,丁世忠与郑捷两人在伦敦的逛街经历。在伦敦耐克旗舰店,郑捷看到了采用飞织技术的跑鞋,并认为这种技术前景不可限量。在其力推之下,2011年底,安踏开始着手研发,在攻克鞋的稳定性、鞋面染色以及成本控制等难题后,呼吸网2.0技术运动鞋终于面世。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种传统的制作衣服和袜子的技术,针织技术本身并非难点,如何采用特殊材料和织法将其应用于制鞋才是关键。究其原因在于鞋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冲击比衣服、袜子大的多,重量还必须要轻,因此只有特殊材料才能胜任。
另一个技术难点在于染色极易导致色彩偏差。郑捷透露2013年4月,他便已看到样鞋,但后因染色问题与工艺师讨论很久,后者经历近一年时间才攻克上述难题。
呼吸网2.0的复杂性还不止于此。不同于衣服对编织误差的“宽容”,制鞋哪怕一毫米的误差就会造成残次品。此外,工程师还发现规模化最大的难点还是编织的机器本身,来自意大利的编织机器每台售价高达数百万元,成本高昂。最终,安踏技术团队与供应商一起研发设备,尝试各种织法,最终以合理成本实现最佳工艺。“工艺织法不太一样,使用材料也不太一样。这使得安踏的生产效率和产量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郑捷说。
另一个亮点是该跑鞋还采用了安踏最新研发的能量环科技鞋底。
它根据汽车双层底盘结构设计,圆形大底可以起到缓震和反弹的作用。双层结构确保外圈圆形受压时,中间实心部分依然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以兼顾胖瘦等不同体型的消费者。由于采用了特殊材质,整个能量环大底能够变得很轻。如此配合呼吸网2.0科技,整个跑鞋不仅缓震和反弹效果明显,还能透气。
为了驱动类似的创新,安踏在鞋、服装两个领域均成立了创新小组,成员的整体KPI与项目紧密关联。较之于销量,郑捷更为在意三点。第一,技术与安踏的品牌定位是否相符。其次是整体工艺落地的安全性、可靠性。第三是成本。
郑捷对此类平民化的高科技产品青睐有加,他希望将其打造成为安踏的利润引擎。“消费者更希望看到一些看得见的科技。我们要大力拓展此类产品。”郑捷说。以往安踏的功能性产品占比不到20%,现在安踏已经将这一数字提升至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