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中银绒业被推向风口浪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9月22日,严义明向中国证监会[微博]实名举报中银绒业。严义明在举报信中表示,在阅读了相关文章后,认为报道的可信度非常高,中银绒业存在披露虚假信息的重大嫌疑,故向证监会举报。
蹊跷的是,很快证监会就宣布了调查结果。
9月2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宁夏证监局审阅了相关报告,并对中银绒业开展了现场检查。检查中,宁夏证监局调取了有关购销合同、运输合同、明细账、发票、出入库单、收付款凭证等单据,抽盘了其部分存货,将其外销业务有关数据与海关“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比对,并对部分交易相关方进行了实地走访。
最终的结论是,未发现中银绒业存在造假事项。
监管部门一锤定音,看上去给中银绒业财务造假一事画上了休止符。但是,7个多月后,中银绒业因2013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而停牌,市场对其造假的疑问再次蔓延开来。
“我们向证监会举报时,证监会认为没问题。但是,为什么一个没问题的企业,现在却被审计机构出具了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知道这个保留意见算不算问题?”严义明表示。
“我们期待证监会进来把这个事情查清楚。因为跟其他公司不一样,中银绒业是一再被媒体质疑,然后市场再有人举报,最后证监会做出没有问题结论的企业,那现在有问题了,你怎么向公众交代?你当时为什么作出相关的结论?我觉得现在是时候证监会出来弥补当时草率做结论的过失。”
华南一名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也提醒:“中银绒业我已经好长时间不跟了,就是觉得它资金链太紧张了,从财务安全的角度来讲,已经剔除了这个标的了。”
该分析师认为,尽管中银绒业在战略上宣传得还不错,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讲,公司的问题不少,资产负债率很高,然后现金流比较紧张,而且公司的经营又属于投入资金比较大的行业,财务压力很大。
此外,一名关注中银绒业的人士推测了其长期停牌的原因。“这个当中肯定各方都在协调,第一,能不能协调新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原来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出一个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的事情一定在做;第二,无论如何,我想证监会或者当地的证监局、交易所,肯定也在反复跟他们讲,一定要尽快拿出一个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怎么样尽快拿出来,各方肯定也在努力之中。”
“如果实在拿不出来,我相信现在已经有人,比如说当时作出没有问题结论的证监会或者证监会有关官员,也包括公司高层本身,在考虑这个问题:想办法怎么样极力弥补。”该人士分析道,“至于这件事对中银绒业未来的影响,现在也没法评论,我觉得还是要为各种可能做好准备。”
忠实股东忙撤离
敏感时刻,中银绒业忠实股东美罗药业打起了退堂鼓,也让投资者感受到公司的危机似乎真的就要来临了。
美罗药业原本定于2014年6月12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包括《公司201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在内的8个议案,但是5月30日公司突然公告,大股东美罗集团近日要求增加股东大会临时提案,内容为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交易中银绒业股票,具体交易原因并未透露。
这是自2011年成为中银绒业股东以来,美罗药业首次提出要交易中银绒业的股票。
公告显示,2011年4月29日,正值中银绒业限售股解禁后第三天,公司大股东中绒集团减持所持公司股票990万股,占总股本的3.56%,成交金额为1.33亿元。而接盘的正是美罗药业。同日,美罗药业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公司以13.46元/股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认购中银绒业的无限售流通股股票990万股。
颇为讽刺的是,当时美罗药业还披露其买入中银绒业股票的原因是,“中银绒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之后3年,美罗药业一直坚守中银绒业。
经过2011年中银绒业中期利润分配(每10股转增10股)后,美罗药业的持股数变为1980万股;2012年8月28日,又参与中银绒业的配股,以3.89元/股获得594万股无限售流通股。截至2013年底,美罗药业共持有中银绒业2574万股,占总股本的3.58%。
但是现在,忠实的美罗药业也打起了退堂鼓。在中银绒业因年报事项而停牌长达一个多月且复牌遥遥无期的背景下,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美罗药业披露要交易公司股票的事情我不便评说,任何投资者均有权决策其投资行为。大股东以及本公司全体员工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银绒业董秘陈晓非回应称。
究竟后事将如何进展,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