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表示,户外品牌在全运会上的首次亮相,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国内户外用品行业的逐渐成熟,国内外体育用品品牌在赛事营销方面的成功运作经验必将带给他们更多的启示,在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户外品牌加入国内高端赛事的争夺中来。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全运会正从一个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向“中国的奥运会”迈进,2013年全运会是辽宁省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参赛人数最多的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随着全运会的品牌价值提升到了国际化的层面,这也为户外品牌新一轮围绕全运品牌展开的商战搭建了国际化的舞台。
“鸡肋”还是“鸡腿” 企业态度不一
虽然依旧还有特步等“铁杆”以及天伦天等新军的鼎力支持,但与前几届全运营销大战的惨烈相比,本届全运营销的火药味淡了许多。在把全运会营销当成“鸡腿”或者是“鸡肋”这个选择上,不同品牌做出了不同的回应。
对于赛事营销特别情有独钟的361°曾经在上一届全运会上倾力赞助了九省区代表团,但这次却没有在全运会上发力。361°表示,为各项体育赛事提供跨年度赞助仍是361°的主要宣传形式,但基于集团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整体规划,接下来,361°将把传播策略放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4年第17届韩国仁川亚洲运动会上。
而国内体育用品龙头安踏虽然在本届全运会上赞助了四川等地方代表团运动装备,但据透露,安踏集团并未将全运会传播纳入全年品牌重点传播计划当中,中国奥委会才是安踏品牌最核心的传播点。
种种情况似乎都告诉外界,随着体育运动品牌赛事营销上的逐渐成熟,他们不再扎堆疯抢各类高端的体育赛事资源,而是根据品牌定位,理性选择适合本品牌发展阶段的赛事来匹配,这也意味着,国内体育运动品牌已经从当年粗犷的赛事营销转入精细化的营销运作,一旦选定合适的赛事资源,则是系统化的整合营销。
营销手段的日渐成熟是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体育用品行业的整体低迷则是让不少体育用品品牌在赛事营销选择上更为聚焦的根源。
“市场好做的时候,闭着眼睛都能赚钱,在花钱上大家也都会‘大方’一些,只要赛事资源马马虎虎匹配就行了;但是如今行业整体都在调整,对营销的聚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是一笔钱,企业肯定要算一算投放在哪里才能够收到最大的效果。无论是361°的退出或者是安踏弱化全运会营销,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关键之道体育营销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表示。
专家眼
“赛事小年”
体育营销要更精细
没有奥运会、亚运会,没有世界杯、欧洲杯的年度被人们习惯称之为“赛事小年”。在关键之道体育营销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眼里,这样的“赛事小年”中,体育用品品牌进行体育营销的时候,更要充分考虑到手段的精细化。
“相对于奥运会、世界杯这些举世瞩目的焦点赛事所引发的体育巨头间的集体商战,‘赛事小年’中适合运动品牌赞助的赛事资源有限,其营销更加考验智慧。这一年中不少品牌开始由大手笔的赞助,转向注重实效的细节之争。”张庆表示。
在张庆看来,今年虽然是“赛事小年”,但是各种职业运动,包括乒乓球世界杯、世锦赛,羽毛球世锦赛、苏迪曼杯,篮球中的CBA季后赛、NBA季后赛,足球界的欧洲冠军联赛,自行车中的场地自行车世锦赛,高尔夫、赛车、拳击、斯诺克等国内外单项联赛也都成了运动品牌所重点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