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GXG1200多个零售网点中有70%以上分布在主流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与国内如银泰、百盛等主要百货都有战略合作,并且至少占据这些渠道同品类前三名的位置。丁酉林分析,收购了GXG以后,相当于掌握了其商场的资源,“这样如果未来森马的其他品牌进入商场就方便多了”。
在他看来,渠道的稀缺性是行业的共识,“一二线城市大商场是有限的,全国那么多品牌都想进去,而森马通过这种方式就可能更方便地占有这个稀缺的渠道资源”。
高溢价之忧
近20天的停牌之后,6月19日,伴随着议案的公布,复牌伊始,森马股价便连续重挫,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4.88%,蒸发了24.59亿元市值。
虽然,此议案只是表达双方股权转让和收购意愿的初步商谈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但股价大跌似乎已经表明,投资者并不看好这一溢价超过10倍的交易。
对于股价下跌,郑洪伟表示,一方面,“森马服饰停牌后,二级市场开始了调整,大盘指数从2325点下降了约250个点,这种下跌也会对森马股价造成一定影响”。更本质的是,6月19日议案的公布,“相关背景材料十分有限,导致部分投资者对此次收购的情况缺乏了解”。
他还指出,对应GXG2013年度的市盈率,本次收购是不高于12倍的;对应2015年的市盈率,将不高于8倍。在目前服装板块平均15倍市盈率的情况下,这应该是比较好的收购价格,溢价10倍时之收购额与净资产相比,在品牌服饰企业均为轻资产高盈利的公司,所以,品牌企业的收购比一般行业的收购净资产的溢价都有显著提高。关键还是要看未来的盈利和收购市盈率。
对于还未看到的未来,至少目前在部分投资者看来这笔交易并不划算。
一直以来,GXG是业界公认的一匹黑马,其从2007年才开始在中国正式运营,到2011年底终端销售业绩达到26亿元。虽然这些光环仍在,但前述业内人士也表示,“GXG前几年做得相当好,但可能是发展遇到瓶颈了,这两年开始下滑了”。
议案中也提示,“中哲慕尚主营业务受到宏观经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下降的风险,公司收购溢价形成的商誉存在减值的不确定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中哲集团董事长杨和荣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市是我们下一步公司战略里面要考虑的一条道路”。不到一年时间,他已将旗下的品牌GXG拱手让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