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家跑步专业店起跑,聚集到一起的跑者们沿着优衣库大楼,一路经过周生生等大型旗舰店,这一段路不长,却是三里屯最繁华的区域,车水马龙。王维佳觉得,这一段路人真的太多了,作为跑步用地也就刚达到及格线的样子。所幸当右拐进入使馆区,周围逐渐安静下来。
围着使馆区和三里屯Village外围,王维佳每次跑步的路程是接近3公里。
在北京这样交通不便的城市,想要消费者长期坚持对品牌活动保持忠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王维佳的住址和上班地点都在朝阳区四惠区域,每周二她来到三里屯需要从拥挤的地铁1号线换乘10号线,如果是周末,她会选择在家附近河边跑步。
她喜欢这里,不是因为这里有适合跑步的环境。她喜欢这里的两个理由一是从澳洲回国后来到北京工作,起初她没有朋友,在微博上看到了耐克的号召,从线上到线下,是nike run club的社交让她开始有了交往的朋友。此外,相比普通门店,通过跑步专业店里新增的仪器,她可以检测出自己跑步时脚上的“问题”,教练会教你怎么选择更能保护你的脚的跑鞋。
这就是社交功能和专业细分化对精准消费者的吸引力。到今天,所有B2C的领先公司都把这两项视为重点方向。耐克却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做准备。
现在是中国体育产业最差的时候,却被Aaron Heiser 认为是“再好不过的时候”,他的理由是,当你想要提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需要一个火花,我相信这个(细分品类)就是火花。
北京第二个被选中的地方是中关村。与三里屯店同期,耐克在中关村开设了一家篮球品类店。中关村是大学集中的地方,有篮球爱好者群体。黄湘燕说,虽然现在也许他们不一定会进商场买运动产品,但是这会成为他们进入商场的一个动力。
被快时尚取代?
2007年8月北京奥运前一年,耐克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大型旗舰店。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这家位于北京APM购物中心的耐克店铺在租约到期之后就会撤出,一家快时尚品牌(意指H&M)将入驻。
2008年之后的一段时间,运动品牌是招商的争夺对象,几乎所有的运动品牌都在疯狂地开店。但从2011年开始,这种“品牌+批发”的扩张方式开始出现拐点,到2011年,至少在市场层面已经饱和。业绩表现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下滑,至2012年业绩一片惨淡。
北京APM租务经理王彦丹在接受采访时说,耐克也想续租,但是“我们不愿意了”。这家香港新鸿基地产旗下的商场自从数年前确定年轻、时尚的定位之后,主动对招商的品牌做出了一系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