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达没有跨区域的周转机制,不是点对点的对接,根本无法完成跨区域业务,因此也无法建立外单的独立内部循环体系。”鲁振旺说。
国内公路快运巨头天地华宇正式收购如风达,这让陈年如释重负。如风达脱离凡客,对于凡客是一种解脱。如风达目前既需业务量的增长,又需快速扩张覆盖范围。
此时的如风达必须要傍大款,而天地华宇也正在为打造“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商”转型寻找国内快递业务的并购目标,彼此一拍即合。天地华宇成立于1995年,原是国际快递巨头TNT旗下的公路快运企业。2013年3月,TNT宣布将天地华宇出售给中信产业基金。目前,天地华宇共拥有16000名员工,在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56家转运中心及1500家经营网点。
在鲁振旺看来,如风达的覆盖范围非常窄,基本属于“落地配”(由落地分拨、同城和地县转运、入宅服务三大要素组成),但其无法跨区域运输。如配送到三线城市,如风达甚至连基本覆盖点都没有。“落地配”竞争非常激烈,如风达很难与那些已成熟的“落地配”进行竞争。“如风达只适合过阔少爷的生活,如让它吃苦,它是无法生存的。”鲁振旺笑言。
徐勇认为,如风达的剩余价值是具有“落地配”的资源和前期积累的物流经验。目前第三方的“落地配”比较成熟,如天地华宇想通过如风达进入到电商配送市场,会大大缩短了解市场的时间。鲁振旺也认为,天地华宇属于陆运公司,收购如风达可以解决部分“落地配”业务,而此前天地华宇都采取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解决。
凡客挥泪斩将,难道如风达真的无药可救?“跨区域难度大,运营成本高,它的存在价值对凡客而言意义不大。”鲁振旺说。
在徐勇看来,如果还有充足资金支撑,凡客或许并不会卖掉如风达。自建物流的最大优势是客户体验较好,但因为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物流业务中,它已成为凡客的负担。
徐志鹏认为,凡客在物流上的失败是因体量不足,运营成本偏高造成的。如有资本继续推动,剥离后的如风达在市场化机制下应该是有生存空间的。
电商之所以大规模自建物流,主要是为提升竞争门槛,比如京东的急速配送非常高效,客户体验不错,但一般物流是提供标准化服务的。“急速配送是以牺牲成本为代价,来换取客户的美誉度,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徐勇表示,“如此竞争在短期内会产生一定的效果,自建物流未来一定会走向规范化竞争。短期内自建物流一定还会呈现扩张趋势,但未来一定会转向第三方配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