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小企业成长需破“钱荒” 众银行竞逐微贷市场

时间:2013年05月23日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微企业利润受到了严重挤压。然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持续走高,特别是贷款利息之外的各种隐性融资成本的增加,成了众多小微企业迈过贷款门槛的新束缚。

  如今,只要在惠州市区乘坐公交,不用乘坐太长时间,市民会发现各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广告明显多了:工行的“小额便利贷”,中行的“信贷工厂”,建行的“速贷通”,农行的“贷得快”,而招商、兴业等银行更是宣布对小微企客户贷款额将不设上限。

  2011年以来,随着各级层面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信贷这块不被看好的边缘业务已变为诸多银行利润增长的新路子,市场上还出现了多家银行争抢优质小微客户的新情况。

  然而,与任何新大陆一样,其中不仅有机遇与宝藏,背后也有危险与陷阱。换言之,宏观上银行态度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微观状态下中小微企业就能顺利获得贷款。

  日前,记者走访中小微企业时发现,在融资大环境改善的同时,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却持续走高,特别是贷款利息之外的各种隐性融资成本的增加,成了众多小微企业迈过贷款门槛的新束缚。

  银行

  瞄准“新大陆”

  竞逐微贷市场

  2011年6月,银监会曾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紧跟其后,银监会在今年3月底又向各地银监局下发了《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并在上述通知的基础上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继续推进小微金融差异化监管政策。

  迎着新政的春风,作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首要渠道,惠州银行界也掀起了对中小微企业放贷的“热潮”,建设银行专设了中小企业经营中心,并推出了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新产品“信用贷”,该业务无需提供抵(质)押物;中国银行推出了“信贷工厂”,以“流水线”的形式处理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批和发放。

  除了国有银行,作为外地在惠开设的分支机构,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将自己定位为中小企业的合作银行,各银行的宣传标语频频打出“中小企业伙伴银行”、“专注小微企业”等字样。

  本月初,兴业银行惠州分行正式宣布调整小企业服务定位,重点服务总资产6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并对小微企客户贷款额不设上限,而这也是继惠州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之后,又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明确表态“不设上限放贷”。

  在部分银行就记者采访进行的回复中,几乎都表示过去的一年,他们为惠州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有的银行甚至“倾囊相助”,例如,惠州工行在去年累计向全市533家小微型企业发放了逾44亿元贷款,其“小额便利贷”服务自2011年7月推出市场以来,就累计向200多户小微企业发放了3亿元贷款;惠州建行2012年纯小企业贷款余额26.84亿元,新增3.48亿元,小企业贷款户444户,当年新拓展客户225户。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