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小企业成长需破“钱荒” 众银行竞逐微贷市场

时间:2013年05月23日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微企业利润受到了严重挤压。然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持续走高,特别是贷款利息之外的各种隐性融资成本的增加,成了众多小微企业迈过贷款门槛的新束缚。

  那么,银行对于面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实际操作方法又是如何?

  对此,记者从惠州建行方面获悉,该行推出的小微企业“善融贷”就重点服务于该行存量优质结算客户,以客户持续有效的结算量、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采用“预授信”方式,对潜在信贷客户初步给予客户预授信额度,改变了以往只依赖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注重于对小微企业及企业主的履约能力、资信状况及资产情况的分析。

  企业

  部分银行放贷存在差别对待现象

  “银行在面对大客户时,定价权往往受到限制,而在我们这些小微企业面前,谈判的主动权是在银行手中。”眼下惠州各银行虽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惠州经营服装生意的企业主杨先生却向记者倒出了“苦水”:虽经多方争取,自己的服装厂从银行拿到了贷款,可除了贷款利率上浮30%外,银行方面却通过收取理财顾问费、业务咨询费、额度安排费等方式增加了“隐性成本”,而个别额外费用更是高达2%。

  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多数中小企业的利润较低,通过高息民间借贷来维持生产经营很不现实,“现在民间借贷的月利率已经达到了20%甚至更高,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利润空间,但新的问题是,从银行贷款也要多出一笔额外费用,这样一来,除去利息,实际到手的贷款只有七八成”。

  对此,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惠州部分银行的放贷政策的确存在“差别对待”现象,对于大企业贷款多数可享受基准利率下浮10%左右的优惠,不过,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却要上浮20%到30%。

  部分企业主也反映,银行在利用贷款与小微企业进行商议时,存在通过要求支付财务顾问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及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等方式变相获利。

  “其实,一些银行的贷款不是从明处流到小企业,而是通过一些贷款中介公司这样的机构来暗箱操作流入小企业,这中间收取的回扣一般达到10%以上,更要命的是,最后款子贷下来还没有凭据。”在惠阳区经营一家装饰材料公司的企业主赖先生向记者透露,去年底该公司遇上了资金困难,在“求贷无门”的情况下,他通过张贴在市区某国有银行网点atm机旁的“银行中介贷款小广告”了解到一种“操作模式”。

  赖先生回忆称,他当时通过小广告上的电话联系到了所谓的“中介机构”,得知通过该中介可以顺利从某国有银行贷到款,不过,让他感到有些诧异和无奈的是,中介从中收取了款额12%的回扣,并不留任何凭证,还声称是“与银行合作的沟通成本费”。

  走访中,一些小微企业经营者也表示,目前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似乎并非真的“僧多粥少”,而是“有粥不施”,不仅如此,从2011年至今,即便是对于已获贷款并改善经营的企业,银行也没有再对企业增加授信,大部分维持原有授信水平。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