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银行方面的积极性已不能简单理解为对政策倾斜的把握,而小微企业贷款新兴市场的潜在利益才是银行策略转向的根本动力,因此,面对利益的使然,如何降低门槛、帮助小微企业迈过门槛更是各银行应该多下功夫的地方。
当下,“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已成为惠州城市发展的最强音,而为了弥补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方略,并将实施“六大计划”,其中就有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成长计划”,市委书记陈奕威更是毫不讳言,发展经济离开企业主体不行,惠州将遵循“抓大不放小”的思路,既重视大企业,也重视中小企业,毕竟,今天的小企业,或许就是惠州明天的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来自政策层面的“最强音”。
落笔至此,作为一位关注惠州中小微企业的“看客”,真诚地期待他们中有越来越多人能从去年的挣扎中走出来,打开新的生长空间,相信,这也是政府部门、银行业界和企业主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