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莆田鞋城转型困境:仿冒鞋的“不老江湖”

时间:2013年08月13日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王丹阳 陈慧芳

莆田在2003年已存在3000多家仿冒鞋厂家,而多年来随着行业发展逐渐被整合或消解。近些年,生存维艰,他们愈益取得一种共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透露工厂具体地址。

  对于“阿冒”来说,没有仿不出的鞋,只有不愿仿的鞋。同样一双鞋,从低仿到1∶1高仿,不同的生产线出来,价格可以相差二三十元。在材质、做工、外观、整洁度上,阿杰的团队游刃有余地控制着成本,“只要买家肯花成本,我们可以做得跟专卖店无差别。”

  但是阿杰承认,在安福找不到和专柜差不多的鞋子,模具开发和置换鞋码的成本,让他们觉得并无必要这么做。“一套模具就几十万元,一双鞋成本200元,利润空间上没有竞争力。”

  阿杰开厂10年,目前已不能在行业竞争中赚取超额利润。另外,代工厂的保卫监控渐严,图纸不再好拿。即便如此,高仿者也早已得道: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他们只需到专卖店里买一双,就能依样做出来。

  安福生态

  安福小区的前身是原本莆田学院外学生街上的100多家仿冒鞋摊,因为网购的兴起,让很多精于此道的大学生瞄准了仿冒鞋和电商,于是便在学校附近形成了类似的批发市场。

  2008年10月,兴业居委会将100多户店主集体招商至安福小区,旋即扩张到300多家,进入黄金期。据鼎盛时期的统计,这里的年交易量达到10亿元,更为瞩目的是,对于这个人口仅300万的小城来说,高仿鞋从业者便达20万人。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全球每3双耐克鞋中便有1双是来自莆田的仿款。运动鞋的售卖体系主要分为专柜公司货、厂鞋(所谓尾单)、裁片鞋(原厂拼装鞋)、莆田货。事实上,所谓的厂货和裁片鞋的数量并不算多,大部分是莆田货。莆田货又根据做工、材料的不同区分为几个等级。

  早前,莆田市并没有对这个市场“抄底”,阿冒与工商人员始终在猫与老鼠的回合中暧昧不清。本报记者在安福小区碰到的一位城厢区工商局巡查人员介绍,在网购兴起之前,安福以外销为主,涉及国内市场不多,“我们也不好掌握他们在做些什么。”

  上述巡查人员如此解释为何多年来安福的仿冒生意屡禁不止,“他们就像过街老鼠,一下子打不完,只有慢慢地消掉。”

  莆田城厢区经贸局三产办主任林丽珍向本报记者介绍,安福小区夜间出没,一方面为了躲避工商,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国外的时差。

  安福人的销售模式颇为神秘而奇特,正如城厢区经贸局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所形容:“这也许算是一种新职业,我们姑且称为批发商。”

  每天晚上,即使楼下灯火如昼,而楼上的每扇窗却如一只只黑色的眼睛,在暗处窥伺着工商局的动静。本报记者随便进出一个单元,紧闭的大门时而小心翼翼地开一道缝,之后又关闭。在走廊里,一位来送货的高仿鞋厂家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如果不经过介绍,敲门是没用的。”

  有一种说法是,只要一个房间、一两台电脑、少数人员,便能凑成一家公司。白天,他们在网上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网店的订单,集中发至厂家,晚上便由厂家派送上门,而货品又在当晚通过物流送至全国的电商。安福的产业链有着清晰紧扣的环节。

 也有少数像阿杰这样的厂家直销,逼真的精仿运动鞋堆放在周围,电脑上的qq不断响起消息提示音,那是来自全国的网店在发出订单。阿杰不以为然,“就连天猫商城也问我们拿货,只不过货比较好,不是内行是看不出来的。”

  而利润的输送分成也颇为清晰,本报记者向多位厂家了解到,批发到安福,每双鞋毛利在5元左右,批发商再抽取5元销到各地网店。

  多位批发商告诉本报记者,利润空间最大的便是终端,即网店,“比如一双鞋出厂只有100元,到了淘宝卖200元。”一位安福“批发商”如此告诉本报记者。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