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叫挑水模式,你可以从一个区域复制到另外一个模式去,慢慢慢慢开始第二种模式。
第三种就是产业链,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上下游,慢慢变成链条型,已经不是一个渠道商,变成一个品牌商,等等。大家看到右边的图就很容易理解这个模式的解释,
第四种是产业链的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是很难的,但是一旦你建好之后又是一劳永逸的。比如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模式?大家看看现在我们很多的服装品牌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你很难界定它是卖什么的,各位。比如说我们说西裤,大家看看,劲霸一看是夹克,已经不完全是。所以这几种已经没有对和错,只是根据企业的资源匹配和竞争的确定来取舍它。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渠道选择,所以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行业,有很多种渠道模式,这时候怎么选很重要。比如说一个最简单的电销至少有三种说法,电子商务、电话、电视,我相信还会有很多展开的。那围绕这一块,我们就把它提炼成不管你有多少种商业模式,有多少种渠道模式,其实就是两个方法。
第一个,针对你正在发展中的,就是你来干这个事了,但是你觉得你现在干得不好,怎么办?我们建议用对标的策略来处理。第二个你作为一个新品牌你想进入这个市场不知道怎么卖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变异。可能大家觉得我是不是模仿跟随,这是简单的一个思考,不是简单的模仿跟随。我讲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当年中国所有的家电企业都在做服务牌,大家这么多年之后还有谁?没有了,当年不是死光光就是死翘翘,没有几个了。背后的根子是什么?是产品的质量的问题,我能不能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不需要服务,这几十年一直就这么干的,做到最后不需要服务。
你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就是说一定要找到对手最强盛的一点,最弱的地方建立你的优势,不是简单的模仿跟随。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大家就很容易理解这个核心的思想,所以后面我就不展开,到底对待的是什么?是扬弃超标,就像跟屁虫一样,你永远跟在后面。包括扬长补短,这个是补对手的短,把这个短补起来。就像当年凡客一样,在那个环节下他补得很好,所以快速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它的思考是一种什么?是一种反战略,反战略相当于跟着对手反着唱来推动这个事情。这里面有很多案例,这里不一一展开,我就讲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剃须刀这个行业。比如说我简单测试一下,在座各位有用超人剃须刀的有吗?
这个行业,博朗、飞利浦都是国有品牌。我们这个企业曾经是中国国产的第一品牌,一直是雄心勃勃的时候,我要去挑战飞利浦,跟着飞利浦,飞利浦一直在不断地往前跑,20年做了一个多亿,就很痛苦。你跟随飞利浦彻底是错的,是有问题的,为什么?所以后来我们说的模式,我们要把整个链条换过来,不是简单跟随他,飞利浦在北京的什么地方开专柜,我也开专柜,你是永远跟不上的。肯定是跟不上的,与其跟不上,不如不跟。
所以最后我们完全把这个整个翻过来,第一个在整个定位上,所以既然在座的各位都不是我的菜,我也不理你,我去找愿意买我的菜的人去,而且他的产品短期内根本做不到飞利浦那种漂亮的程度,再给他五年时间也做不到,怎么办?就不要去做。第一个,从城市搬到农村去,不要天天跟飞利浦在城市去比,城市终端要有,但是主力搬到农村乡镇去,这是第一个对标。
第二个对标,既然产品是这样的,发现飞利浦用的模具是100万,我们用的是10万,你永远比不上他,一个是想法,因为很多配套系统跟不上,所以既然这样,我就把差别往乡下、往农村去。小宝贝刚刚十六七岁的小男孩用很好,因为他没有对比。还有大胡子,农村里面胡子很长、很硬的人,一下刮干净了,飞利浦刮不干净。
第三,在销售上,以前是我们拼命跟着他,他有14个办事处,他有14个人,你只有一个人,后来把14个办事处变成一个,你别一个人管一个浙江、一个杭州了,你就给我一个扎到余杭区。原来是区域经理所有人都是大锅饭,把绩效做了一个调整,以前是十点上班,现在变成五点就上班,你根本不用管他,原来不一样,现在发现最多的10万,最低的5万,后来五年时间翻了5倍,一年一倍。如果说这个品牌,那其他品牌怎么办?也有类似的,比如说模式上怎么做创新和优化,也是可以的。这种捆绑,刀架很容易,风影,不断地在创新。一看这个名字,英吉列这个品牌一个多亿,就只有10个销售员,一个销售员一年干1个多亿,他就跟着一个小的经销商,跟着他跑,日子也活得很滋润,关键看你自己适不适合。
比如像奔腾,奔腾我们又做了一些创新,当时我们就打破了原来国内剃须刀的两个魔咒,这个也跟服装一样,这个不可能定的价格跟国际一样高的,我就问老百姓,关键是你支不支撑,第二个,谁说剃须刀就一定卖给男人,黑糊糊的,没有红黄蓝绿青紫,所以我们的剃须刀是卖给女人和小孩的,至少用还是男人用,但是卖给女人,男人都不理解女人的需求,用胡子扎我怎么样,整个产品变得很时尚,定价也上来了。比如说烟斗,大家可能听都没听说,它只有四款产品,各位,四款产品,就针对中国的四个边境地方做边境贸易,也就是说丹东这边覆盖朝鲜,那边就覆盖欧洲这边,这边覆盖东盟这边,这么小小的剃须刀,你就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有无穷无尽的源泉,关键是怎么想到,怎么做得到,这是核心。
第二叫变异,变异这个其实非常好理解,我们所谓的营销和商业,是基于这三个要素的组合,产品、渠道,再加一个卖法。老产品、新产品、老渠道、新渠道、老卖法、新卖法,形成组合。比如说我简单说一个品牌,ABS,知道ABS的举一下手,做家纺的,它在全国是排在第二位。在座的今天都是行业人士、行业专家,都没听说过,具体我就不展开讲,回头大家了解它是怎么卖的,产品是这个产品,但是卖法他形成了一个变异组合。
这里我用几个行业做一个对比,不一一展开。仅说几个,当年的锦江,如家没钱,是几个投资人投的。锦江是一个地方地方滚,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开店,如家是全国快速起来。七天是发展另外一个模式,如家解决的是一个去不同的地方都能住,七天是不同的人到一个地方必须住,因为我在那个地方七天最多,如家在广州只有5家店的时候它在广州50家店,所以到处一看全是它的店,不得不住它的。区域打穿平推,他加餐房费,你住我的酒店你还可以吃,会议室,大小会议室都可以用,而且也很便宜,很多中小企业自己是不会建会议室,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定义,入住率比如家还高。它采用的布局在什么地方?布局在中国的2000多个县城,开一个小小的综合体,叫如家加真功夫加钱柜,在真功夫吃完饭,去钱柜唱完歌,再他家住,在一个地方就完成了,而且体量5000方,一二级标准的店一样的模式,这个方式全部连起来。还有很多,后面我就不展开了,很多思考来推动这个事情。
所以易模式针对一个是在这个行业当中怎么去优化你的模式,第二个你想进入这个行业,这个新品牌,这些更多的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但是当企业生存到一定程度之后,活下来怎么办?我们说做强做大。第二个思考的点,我们会通过混合平台的构建,怎么样促使品牌做大做强。
比如说我们湖南的,后面会展开讲,旅妈妈,前几年就是一个小的旅游公司,包括现在联合的,是把批发市场做成连锁的模式。其实这个混合的思考,我们之前有一个概念提出来,我们经常讲,忘掉定位开始混合。就是小企业发展是需要定位,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不需要定位的,比如说谁能告诉我腾讯是做什么的,或者告诉我本山传媒是做什么的,说不出来。你看他的报表30%是数字,70%都不是数字。所以包括刚才说的,其实这里面慢慢的整个背后的变化是什么?是消费者从单一产品的消费变成一个消费文化的集成,或者是一个消费功能的集成,或者是一个消费部落的形成,这个时候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