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林拥有医疗保健领域中的自主品牌maxicare和化妆品领域中的自主品牌la celler,这些产品通过其呼叫中心销售。这些品牌的销售业务给麦考林实体店和呼叫中心带来的毛利率高于互联网平台渠道的毛利率。
在红杉还未收购华平投资集团所持麦考林的股份时,麦考林营收主要来自于呼叫中心,净利润为350万美元左右。
呼叫中心这一在普通消费者心中看似有点“隐形”的业务,直到今天还是麦考林的主要营收来源。这对于一家以做百货类网络商城为目标的网站来说,的确让人有些读不懂。
多元化经营是把双刃剑,但现在,这一方式显然让麦考林展现出其核心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拖累了业务增长点。
“这就是痛处所在,你想要转型,但是你还离不开这项业务。”黄渊普说。呼叫中心一旦停止,麦考林业绩会受到更大影响,而资本市场则会迅速地给出更坏的反应。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淘品牌的茁壮成长,以及麦考林的停滞不前,是麦考林份额下降的原因之一。然而,如果从4年前,麦考林不被资本绑架,坚持“小而美”的品牌运作,相信如今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麦考林越来越边缘化了,流量、用户都在流失。它以前是靠目录营销,现在这套不管用了。麦考林失去了方向,尝试了多项业务都失败了,最后连主业都没有做好。”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员、《it老友记》联合发起人王鹏辉对新金融记者评论说。
改版网站水土不服
市场份额的下降以及连年亏损将影响拉回资本市场。
麦考林拥有很多大咖股东,比如新浪,但大多数主要股东所持麦考林股票的成本都高于今天的麦考林股价。新浪在2011年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30美元的价格从红杉手中收购了18%的麦考林股票。这6600万美元如今已经损失了90%左右。
麦考林试图改变现状。麦考林方面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由于电子商务行业竞争激烈,我们继续着力于控制成本。在2012年,我们对互联网业务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我们重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总体毛利率并降低运营亏损。”
为了控制成本,麦考林已经将it、客户服务、物流相关员工的数量减半,此外,麦考林大部分物流运营目前都通过吴江物流中心完成,第一季度,为了削减运营费用、优化和充分利用吴江物流中心的承载能力,麦考林还关闭了北京、广州和成都的分仓库。
麦考林此前在仓储物流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曾在后端运营环节投入很大,不但在上海有总仓,在北京、广州、成都还建立了分仓,江苏吴江还有着12万平米的运营中心。麦考林仓库7万平米的空间,可容纳60万sku,最大发包量每天14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