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奢侈消费的时期乃至于时下的高端人群,优衣库并不被日本的时尚男女们所认同,在日本国内,日本学生中曾经有一个专门的流行词“Unibare”,指穿着廉价服装的人,穿着优衣库曾经是被人瞧不起的一种标志,体现了日本文化中以貌取人的潜意识。
当价廉物美成为日本青年人着装消费主张的时代来临,长期坚持价格适中,主打家常服饰,从内衣裤到袜子再到牛仔裤无所不包的优衣库逐渐在市场上成为服装供应商的主力品牌。优衣库的市场份额越拉越大,门店开得越来越多。
2010年,世界著名的简约风格服装设计大师,德国的吉尔.桑德尔(Jil sander)加盟优衣库,任优衣库创意总监,吉尔.桑德尔的到来,为优衣库的简约风格添加了大师级的风采。优衣库聘请世界知名服装设计大师加盟的做法很高明,为优衣库添加了高端时尚的文化元素。
2009年,优衣库在日本本土有770家门店,在海外有70家门店,应该说优衣库的崛起前期依靠的是本土市场。2012年,在东京最核心的繁华商业区银座,优衣库在日本本土最大的5000平方米旗舰门店开张,同年,优衣库在美国纽约豪华消费中心第五大道开设了差不多样式的大型门店。
野蛮扩张
在发达经济体经济一派萧条的场景下,优衣库则显得底气十足,决定大举进入全球市场,并设想将海外市场的收入作为其今后的利润主要来源。
日本媒体评论柳井正的海外扩张是“野蛮”的,21世纪初期,在日本稳居行业首席的柳井正立下新的目标:在2011年实现年销售额1万亿日元,而这个目标的达成主要依靠海外市场。第一波对美国市场的进攻以三家门店关门告终,柳井正却以更加强劲的努力瞄准了更大范围的市场,预计在2013年8月,当初的1万亿日元的目标可以实现。
目前,优衣库看准了其品牌在亚洲市场的高成长性,认为实现下一个年销售目标5万亿日元的重点要依靠亚洲市场,优衣库更特别关注处于萌芽状态的东南亚市场。比如优衣库已经在菲律宾、印尼开设了店铺,但是,柳井正对印尼30家店铺的规模很不满意,与中国的194家和韩国的94家相比较,柳井正认为优衣库在印尼市场的扩张速度“太慢”。
据说柳井正对其属下的东南亚业务团队大为光火:“迅销一定要成为东南亚经济圈具有绝对优势的第一大品牌,这(扩张)计划太没有魄力了!”结果是大规模的新扩张计划出台,优衣库要在东南亚实现每年100家新店开张的宏愿。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也许预示着优衣库今后的走向:2012年底,迅销并购了美国高级牛仔服制造商J Brand Holdings公司, J Brand Holdings的强项也是简约型牛仔服装,符合优衣库的整体风格,这个并购涉及250亿日元(约25亿人民币),更有意义的是J Brand Holdings的利润率为26%,远超过迅销的14%。已经进入美国消费市场的优衣库要借重更多的美国元素,也要借鉴美国品牌的高附加值营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