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同类品牌
一旦决定了做平台,特别是针对服装百货的平台,就很难形成十分明确的差异化,就好像凡客的新首页一样,看似与天猫类似,实际上天猫、京东、当当这些平台的页面都是类似的。
包括促销,凡客曾经在促销上只以自己的需要为标准,如今也不得不跟风其他平台。
针对6月份凡客高调加入价格战,许晓辉表示,目前服装行业的库存还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消化,未来促销活动会成为凡客的常态经营手法。
这次价格战的参与似乎是陈年在2013年鞋服电子商务峰会上所提到的“将凡客这一平台开放给更多的传统品牌,开放平台最晚在今年五六月份上线”的一份答卷。
“价格战是电商平台之间的互相狙击,和其他电商平台相比凡客的优势是反应快,且自有品牌好掌控。”许晓辉称,“和某些电商相比,凡客诚品是真心大促,电商平台不应该逼迫商户去参与电商平台的价格战,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商户。只有毛利、备货量能够支撑促销活动的商家才比较适合参加价格战中的促销活动。”
目前凡客的销量中,有30%来自第三方品牌。
尽管凡客把不擅长的品类开放出去,但对于进驻的品牌依然有门槛要求:足够的时尚度、足够的性价比、以及很好的服务。
“2013年以来,凡客大量引入第三方品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定位问题。”一凡客内部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接下来品牌的引入将有明确的定位,一是有历史积淀的大品牌,二是一些在设计和质量上拥有足够优势的小品牌。”
据悉,第三方品牌在凡客上的佣金是销售额的5%。
凡客拥有3000万实际购买用户,未来将把流量分享给传统的服装、服饰品牌。
目前凡客尤为成功的一点是与运动品牌的合作。凡客接下来将弱化运动品类自有品牌的建设,而改为开放给李宁、安踏、特步等品牌。在李宁页面,甚至可以看到“李宁for vancl”专区。
除了平台建设外,凡客还借鉴了限时特卖模式,特别是李宁等知名传统线下品牌,借助凡客限时特卖清理库存成绩不俗。
这一合作模式给其他传统服装鞋帽公司带来了启示,在李宁凡客首次合作后,星期六、森马、佐丹奴等传统品牌也纷纷上线,与凡客展开类似的合作。
弥补自身不擅长品类的同时,凡客也并没有排斥类似品类产品。“如果没有竞争,引进的就不是狼,而是羊。像优鲨品牌的衬衫也很便宜,和我们的定位是一致的,那就较量。”许晓辉说。